NFC技术
技术背景: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和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1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
小区门禁
NFC技术
技术背景: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公司)、诺基亚和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10厘米距离内。其传输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种。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ECM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
实现方式:首先,需要一部具NFC功能的移动设备。其次,还需要配置能够从具NFC功能的移动设备读取虚拟凭证卡的硬件。,还必须开发包括移动网络运营商、受信服务管理商以及提供和管理移动凭证卡的其他运营商在内的生态系统。
优点:1、设置程序较短,使用NFC来替代人工设置会使创建连接的速度大大加快:少于十分之一秒;2、耗电量低、一次只和一台机器链接,拥有较高的保密性与安全性。
缺点:支持NFC功能的手机比支持蓝牙4.0的更少,占比大概为15.4%,因此,NFC虽好,但也只适合在特定的场合使用。

二维码技术
技术背景: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实现方式:二维码门禁采用二维码作为人员身份识别的介质和载体,系统给每一个用户实时分配一个经过加密的二维码,用户通过在门禁设备上扫描此二维码即可打开相应的门锁。
优点:1、二维码目前的应用很广泛,且方便易用,利于普及;2、二维码能很好的集成门禁管理和访客管理两大功能;3、无论是使用APP还是公众号,都能支持大部分智能手机;4、用户体验较好。
缺点:1、二维码容易被,存在安全隐患;2、改造成本较高。

2、物业和保安人员管理不善
在业主的抱怨声中发现,由于密码不保密导致许多“闲杂人”进出自如;还有一些陌生人尾随业主同样来去自如。对于这些陌生人有很多保安人员为了避免麻烦不盘问阻挠、听之任之。每种安全防范产品都会存在缺陷,所以在缺陷出现的时候就需要用人为的方式补救,如果补救不当,形同虚设的就不仅仅是安防产品了。
3、门禁对讲系统自身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误区二:读卡器的兼容性越广越好
有些控制器声称可以兼容各种格式的读卡器,例如485格式ABA格式wiegand3740等格式读卡器,其实,没有必要,虽然这些格式在局部上存在某些优点,但并不符合,为以后升级扩容以及抗干扰带来了麻烦,我们坚持实用稳定符合标准的就是好的原则,建议您只需要符合wiegand26bit的的读卡器就可以了,进口的门禁控制器90是符合这个标准的。
误区三:功能越强大越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