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表明,人才产业分布的突出特点是,人才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第b一产业、第二产业中专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就业人员的学历状况急需改善。从三个产业的产值看,2002年,第b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是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第b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50%、21%、29%,而中专技术人才的比例分别是5%、
公共就业服务
报告表明,人才产业分布的突出特点是,人才产业结构与国民经济的产业布局分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第b一产业、第二产业中专技术人才数量明显偏低,就业人员的学历状况急需改善。从三个产业的产值看,2002年,第b一、二、三产业产值分别是15.3%、50.4%、34.3%;从就业人员看,第b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分别是50%、21%、29%,而中专技术人才的比例分别是5%、18%、77%,大专以上的学历人才比例分别是1.2%、15.2%和83.6%,差异太大。这就意味着第三产业在集中大批人才的同时,人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其他产业,与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发展制造业大国的目标不相适应。

毕业生就业观念实际。
民办高校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开展就业观教育,对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观、职业道德、职业标准、求职技巧、职业准备的教育与培养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会做人、会做事、会学习”,“先就业、再择业”,“先基层后发展”等观念,注重克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眼高手低”的通病,使毕业生在就业指导思想、就业观念、就业定位上先胜一筹。

充分释放“人才红利”潜力。我国有9亿劳动年龄人口,兼具人口红利和人才红利。随着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挖掘人才红利是关键。前几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7年,但我国人才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显著,中小城市人才支撑不足。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培育我国经济发展新优势,都需要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主动塑造人才红利。为此,我们要继续围绕提高劳动就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完善义务教育制度,加大职业教育投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