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3日讯, 科i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D打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林文雄课题组在国内首i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成型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一款超级的连续打印的数字投影(DLP)i3D打印机。该3D打印机的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钟内,从树脂槽中“拉”出一个高度为60 mm的三维物体,而同样物体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
3D打印材料
2016年2月3日讯, 科
i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D打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林文雄课题组在国内首
i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成型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一款超级的连续打印的数字投影(DLP)
i3D打印机。该3D打印机的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00 mm/s,可以在短短6分钟内,从树脂槽中“拉”出一个高度为60 mm的三维物体,而同样物体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SLA)来打印则需要约10个小时,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它已经可以使用14种基本材料并在此基础上混搭出107种材料,两种材料的混搭使用、上色也已经是现实。3D打印实现太空工业化。
3d打印机发展现状
工序问题:很多人可能以为3D打印就是电脑上设计一个模型,不管多复杂的内面,结构,摁一下按钮,3D打印机就能打印一个成品。这个印象其实不正确。但对于3D打印机而言,制造形状复杂的物品其成本并不会相应增长。真正设计一个模型,特别是一个复杂的模型,需要大量的工程,结构方面的知识,需要精细的技巧,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用塑料熔融打印来举例,如果在一个复杂部件内部没有设计合理的支撑,打印的结果很可能是会变形的。后期的工序也通常避免不了。媒体将3D打印描述成打印完毕就能直接使用的神器。可事实上制作完成后还需要一些后续工艺:或打磨,或烧结,或组装,或切割,这些过程通常需要大量的手工工作。
3D打印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特点:
1.产业链上的分工会进一步深化
现阶段,主要的3D打印企业一般以材料供应,设备制造和打印服务的综合形式存在。因为在通用化的技术标准不断推广的基础上,化的材料供应企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这是由产业发展初期技术推广和市场规模的限制所致。长期来看,产业链的各环节会产生化的分离,材料供应商和打印企业会出现,产品设计服务会独立或向下游消费企业转移。
就目前而言,国内的3D打印技术仍在起步阶段,无论是工业应用还是个人消费领域都存在巨大的潜在发展空间。本身就经营商用业务的传统2D打印企业,利用渠道或技术优势开展3D打印业务,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就长期的需求增长而言,上游打印材料和个人3D打印设备的制造企业会发展得更好。因为在通用化的技术标准不断推广的基础上,化的材料供应企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而从个人消费到工业制造,不管哪个领域增长,对耗材的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