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审计流程-总结
4.现场总结会
能源审计现场诊断结束后,审计团队需就现场审计情况进行简单汇总及初步分析。召开阶段性总结会,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沟通确认。由审计单位向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组成员通报现场能源审计初步结果,要求至少有能源管理负责人、各设备主要负责人参会,确保各负责人意见达成一致。
5.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调阅的企业能源消耗数据、能源管理现状、
能源审计收费
能源审计流程-总结
4.现场总结会
能源审计现场诊断结束后,审计团队需就现场审计情况进行简单汇总及初步分析。召开阶段性总结会,就发现的问题进行再次沟通确认。由审计单位向企业能源审计工作组成员通报现场能源审计初步结果,要求至少有能源管理负责人、各设备主要负责人参会,确保各负责人意见达成一致。
5.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调阅的企业能源消耗数据、能源管理现状、能源审计现场诊断及数据分析结果,分析用能单位的用能薄弱环节,分析节能潜力,并在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节能改造方案。经过与用能单位协商、讨论,终完成报告。报告中应该包括改善能源管理的措施,运行维护的建议,低成本无成本节能项目、重大项目的改善方案,以及各能源绩效参数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6.报告提交及解读
报告定稿后向审计委托方正式提交能源审计报告,与被审计企业召开项目总结会议并进行报告解读。
能源审计的类型能源审计收费
审计
对用能系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评价,就要进行详细的能源审计。这就需要用能单位有比较健全的计量设施,或者在审计前安装必要的计量表,地企业的用能数据,必要时还需进行用能设备的测试工作,以补充一些缺少计量的重要数据,进行用能单位的能源实物量平衡,对重点用能设备或系统进行节能分析,寻找可行的节能项目,提出节能技改方案,并对方案进行经济、技术、环境评价。
专项审计
对初步审计中发现的重点能耗环节,针对性的进行的能源审计称为专项能源审计。在初步能源审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对该方面或系统进行封闭的测试计算和审计分析,查找出具体的浪费原因,提出具体的节能技改项目和措施,并对其进行定量的经济技术评价分析,也可称为专项能源审计。无论开展上述那种类型的能源审计,均要求能源审计小组应由熟悉节能法律标准、节能监测相关知识、财会、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人员组成,否则能源审计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出来。
加强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收费
加强高耗能行业能耗管控,组织开展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领域重大专项节能监察。积极开展日常节能监察,组织3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完成能源审计工作,进一步提升能效和节能管理水平。组织开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达标,积极推进高耗能企业落实能效“”制度。对全省180家重点耗煤企业开展“一企一策”耗煤管理。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超额完成下达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
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大力发展铁水、公铁、空陆联运和甩挂运输等运输组织方式。蚌埠市绿色交通城市、岳武高速安徽段绿色公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印发《关于推进公交都市建设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引导和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和公交系统建设。加快淘汰老旧运输车船,推广应用新能源、LNG等清洁能源。全省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增加272%。
能源审计
各重点用能单位、牵头部门和相关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和进度要求推进接入端系统建设,及时将数据接入省级平台或平台并实现每日上传,确保上传数据质量。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端系统要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接口协议和安全要求,基础软硬件选择必须符合在安全可控方面的要求,接入端系统在线监测数据要确保来源于准确可靠的能源计量器具。
上传的数据应包括重点用能单位消耗的石油、煤炭、电力、、热力等主要能源品种的数据,个别不具备条件的重点用能单位,经省级相关主管部门同意后,在2020年底前确保实现用电数据的在线监测和数据上传的情况下,可逐步接入其他能源品种数据。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本着集约建设、互联互通的原则,开展覆盖全部资源消耗的综合监测管控系统建设,整合已有信息化管理系统或控制系统,为本单位节能挖潜、降本增效提供支撑。各地区应加强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切实发挥系统作用。
各地区节能主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要按照《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人民共和国计量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等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要求,通过联合等方式加强监管,督促重点用能单位完善能源计量体系,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对未按要求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未配备和使用能源计量器具的,依法依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整改未达到要求的,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