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机器人产业现状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向新兴领域拓展。一方面,工业机器人不但被广泛应用到传统的汽车、金属加工行业,还带动了3C电子行业的应用新热潮。另一方面,面向家居、教育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功能不断丰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机器人市场正在从欧美地区转向亚太地区,英国咨询机构ABIResearch研究显示,2020年亚太
导览服务机器人价格
智能机器人产业现状
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智能机器人的应用范围不断向新兴领域拓展。一方面,工业机器人不但被广泛应用到传统的汽车、金属加工行业,还带动了3C电子行业的应用新热潮。另一方面,面向家居、教育等领域的服务机器人功能不断丰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智能机器人市场正在从欧美地区转向亚太地区,英国咨询机构ABIResearch研究显示,2020年亚太地区将取代欧洲成为很大市场,份额占比将从2015年的19%提升至57%。
同时,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潜力正在释放,分别保持着25%和15%以上的增长速度,在人口红利下降、可支配收入增加、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后有可能成为世界很大的智能机器人消费市场。
智能机器人前景
当前,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产业跨界融合日益明显,制造模式和企业形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各国都把制造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优先位置。
近年来,工业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以为带领,以需求为带动,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机器人产业在技术研发、产业链构建、应用领域拓展、区域集聚发展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在人口红利下降、可支配收入增加、中美贸易摩擦等多重因素影响下,今后有可能成为世界很大的智能机器人消费市场。
地方发力,产业发展思路日渐清晰
为了推进机器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各个地方也都做了积极努力。
如上海印发《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重点支持人机共融特性的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到2020年,智能机器人产业规模达200亿元。
如北京市全方面整合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医院等资源,成立了北京市机器人产业中心,建设了前沿技术、产品设计、检测评估、临床研究等六大中心,打造了机器人技术开发、产品研制、临床试验协同平台,全方面巩固和提升北京市机器人能力和产业化水平。
导览机器人引进案例
黑龙江省博物馆“智能导览服务机器人”正式投入运营
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智慧化服务水平,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博物馆吸引公众参与、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功能,1月22日,由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尔滨工业大合开发的 “智能导览服务机器人”正式在黑龙江省博物馆投入运营。
2017年黑龙江省博物馆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互动媒体设计与装备服务重点实验室联合成功申报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博物馆导览服务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双方联合开发“SR-H1701ML智能导览服务机器人”项目。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设计一款适合于国内博物馆引导解说的智能导览服务机器人,主要可以完成展厅讲解、展馆物品识别与定位、语音交互、智能避障、定位导航、咨询引导等动作。
近日,移动和的人工智能导览服务提供商——侣程科技达成战略合作。经过近一年的合作研发,双方现联合推出AI导览机器人,推动侣程科技的人工智能导览技术同旗下接待服务机器人深度融合,为景区、展馆、商场等场景提供落地应用。
目前,双方联合研发的AI导览机器人已经服务于鸟巢会展中心,通过人脸识别,判断和寻找游客,为他们提供迎宾接待、路线、展品讲解、智能拍照与对话问答服务。这是移动旗下接待服务机器人与旅游业的一次深度定制合作,也是旅业落地的 AI导览机器人。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