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是一项基于DNA限制性内切酶的基因工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DNA上特定序列的识别,来确定切割位点并实现切割,从而获得所需的特定序列。
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
内切酶
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是一项基于DNA限制性内切酶的基因工程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对DNA上特定序列的识别,来确定切割位点并实现切割,从而获得所需的特定序列。
生物体内能识别并切割特异的双链DNA序列的一种内切核酸酶。它是可以将外来的DNA切断的酶,即能够限制异源DNA的侵入并使之失去活力,但对自己的DNA却无损害作用,这样可以保护细胞原有的遗传信息。由于这种切割作用是在DNA分子内部进行的,故名限制性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酶切图谱
图谱介绍:DNA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又称DNA的物理图谱,它由一系列位置确定的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组成,以直线或环状图式表示。在DNA序列分析、基因组的功能图谱绘制、DNA的无性繁殖、基因文库的构建等工作中,建立限制性内切酶图谱都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近年来发展起来的RFLP(限制性的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更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上。
构建方法:构建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有许多方法。通常结合使用多种限制性内切酶,通过综合分析多种酶单切及不同组合的多种酶同时切所得到的限制性的片段大小来确定各种酶的酶切位点及其相对位置。酶切图谱的使用价值依赖于它的准确性和准确程度。
制作过程:在酶切图谱制作过程中,为了获得条带清晰的电泳图谱,一般DNA用量约为0.5-1μg。限制性内切酶的酶解反应zui适条件各不相同,各种酶有其相应的酶切缓冲液和zui适反应温度(大多数为37℃)。对质粒DNA酶切反应而言,限制性内切酶用量可按标准体系1μg DNA加1单位酶,消化1-2小时。但要完全酶解则必须增加酶的用量,一般增加2-3倍,甚至更多,反应时间也要适当延长。
限制酶作为酶类,诀定其催化作用具有高1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点。其中专一性的具体表现为:某种限制酶只能催化DNA上特定序列特定位点的磷酸二脂键水解,结果是使DNA分子被分割成不同的DNA部分片段。限制酶所识别的双链DNA上的序列具有“回文对称”性质,即无论是奇数个碱基还是偶数个碱基,都可以找到一条中心轴线,中心轴线两侧的双链DNA上的碱基是反向对称重复排列的。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即错位平切,产生的是黏性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即平切,产生平末端。错位切的限制酶在基因工程中比较会常使用到,因为与平末端相比较,黏性末端更有利于DNA部分片段的连接。

限制性内切酶已有百余种,每种酶有其特定的核苷酸序列识别特异性,酶的活性需Mg+2来激1活。不同的酶也有许多差别:有些酶除需Mg+2外,还需ATP 等其他辅助因子的激1活;切割位点和识别序列间的距离不同;有的内切酶同时具有甲1基化作用。根据这些差别,可将限制性内切酶分为I、II 和III 种类型。II 型限制性内切酶只需要二价镁离子的激1活,酶在其识别序列内切割双链DNA,产生的各种DNA部分片段具有相同的末端结构,而且大多数的II 型酶可提供粘性未端,有利于片段再连接,大部分II 型酶所识别的序列具有反向对称的结构,或称之回文结构。如EcoRI 和HindIII 的识别和切口分别为:
EcoRI : G ↓AATT C HindIII : A↓AGCT T
T TCGA↑ A C TTAA↑G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