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机车合成闸瓦,包括瓦背(1)和瓦托(16),其特征在于:所述瓦背(1)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挡块(3),每个挡块(3)的内部均开设有插槽(4),瓦背(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瓦鼻(5),瓦鼻(5)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横通槽(6),瓦鼻(5)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竖通槽(7),瓦鼻(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8),瓦背(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9),瓦背(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合
集装箱堆场铁垫板
1.一种机车合成闸瓦,包括瓦背(1)和瓦托(16),其特征在于:所述瓦背(1)顶部的两端固定连接有挡块(3),每个挡块(3)的内部均开设有插槽(4),瓦背(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瓦鼻(5),瓦鼻(5)的两侧面均开设有横通槽(6),瓦鼻(5)的前后两端均开设有竖通槽(7),瓦鼻(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8),瓦背(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孔(9),瓦背(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合成摩擦块(2),瓦背(1)与合成摩擦块(2)之间固定安装有横向散热板(12),两个合成摩擦块(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开设有散热缝隙(11),两个合成摩擦块(2)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竖向散热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合成摩擦块(2)的前端均设有刻度标线(13),刻度标线(13)距合成摩擦块(2)底部的大长度值为合成摩擦块(2)的大高度值的三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托(16)底部与瓦背(1)的顶部固定连接,瓦背(1)的材质为合成树脂、铁粉、石墨、特殊橡胶纤维、氧化铝等材料的配比形成的合成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瓦背(1)的顶部开设有排灰槽(10),排灰槽(10)的数量与散热孔(9)的数量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合成摩擦块(2)的底部两端设有弧形角(14),合成摩擦块(2)的材料为黏合剂、石墨、钾长石、海泡石纤维、钢纤维等材料配比形成的合成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车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散热板(12)和竖向散热板(15)的材质为铜板散热组件,横向散热板(12)与竖向散热板(15)呈垂直状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固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空腔(7)的内部均放置有蜗杆(16),两个所述蜗杆(16)的两侧面分别与每组螺纹杆(18)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固轨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空腔(7)的内底壁均开设有滑槽(15),每个所述螺纹管(13)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与滑槽(15)相适配的滑块(14),且滑块(14)卡接在滑槽(1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固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轨器本体(3)的正面固定镶嵌有第二轴承(4),所述第二轴承(4)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摇把(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固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蜗轮(17),且蜗轮(17)与蜗杆(16)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轨道固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杆(11)呈圆柱状,且插杆(11)的直径值小于插口(10)的直径值。
铁路轨道支承用衬垫一般被载置在轨道支承体之上,在其上载置有橡胶制的衬垫,以支承被载置在该橡胶制的衬垫上的轨道,但现有的衬垫普遍较为不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供了一种铁路轨道支承用衬垫。
铁路轨道支承用衬垫,具备稳定性强的优点,解决了稳定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轨道支承用衬垫,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基座,基座的内部开设有空腔,空腔的内侧壁固定镶嵌有轴承一,轴承一的内圈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螺环,每个螺环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每个推杆的一侧面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基座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固定杆,每个固定杆的底端均贯穿基座并延伸至基座的内部,每个固定杆的一侧面均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杆的一端插接在限位孔的内部,固定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衬垫本体,衬垫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设有轨道。

5.隧道地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
(l)有仰拱隧道内,底座在仰拱回填层上方构筑。沿线路纵向,底座每隔一定长度,对应凸形挡台中心位置,设置横向伸缩缝。底座在隧道沉降缝位置,设置伸缩缝。底座宽度范围内,仰拱回填层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2)无仰拱隧道内,底座与隧道底板合并设置并连续铺设。当位于曲线地段时,超高一般在底座面上设置。
(3)距隧道洞口100m范围内,仰拱回填层设置钢筋与底座连接。(一)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
l道床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现场浇筑成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路基地段CRTSI型双块式尤砟轨道。
⑴由钢轨、弹性扣件、双块式轨枕、道床板、支承层等组成。
(2)支承层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支承层表面宽度为3200mm,底而宽度为3400mm,厚度为300mm。沿线路纵向,每隔不大于5m设一横向预裂缝,缝深为厚度的1/3。道床板宽度范围内的支承层表面进行拉毛处理,
(3)道床板为纵向连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支承层上构筑。道床板宽度为2800mm,厚度为260mm。
(4)曲线超高在路基基床表层上设置。
(5)线间排水应结合线路纵坡、桥涵等线路条件和环境条件确定。当采用集水井方式时,集水井设置间隔根据汇水面积和当地气象条件汁算确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