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天津市森特奈电子有限公司
现场总线系统中功能块的定义和结构现场总线系统中功能块的定义和结构特点:功能块表示了基本的自动化功能。每个功能块处理输入参数,并根据内部的内含参数,执行特定的算法,产生可用的输出参数。因此功能块由输入,输出和内含参数,和应用这些参数的算法组成。功能块用一个位号(FBTag)和对象字典(OD)的索引来标识。功能块位号提供了一个
PROFINET分布式IO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天津市森特奈电子有限公司
现场总线系统中功能块的定义和结构
现场总线系统中功能块的定义和结构特点:
功能块表示了基本的自动化功能。每个功能块处理输入参数,并根据内部的内含参数,执行特定的算法,产生可用的输出参数。因此功能块由输入,输出和内含参数,和应用这些参数的算法组成。功能块用一个位号(FBTag)和对象字典(OD)的索引来标识。功能块位号提供了一个功能块的符号引用,在一个系统中应该是主要的。对象字典索引是为了访问功能块而用的。对象字典的索引只是在包含这个功能块的资源中才有用。功能块参数定义了用于功能块操作的输入,输出和内含参数。这些参数可以通过网络访问,输入和输出参数通过功能块之间的连接来交换数据。内含参数用来定义功能块的私有参数,尽管他们是网络可见的,但是他们不参与功能块连接。功能块的参数用设备描述(DD)的MemberId和对象字典索引来标识。DDMemberId和一个Tag相对应,这个Tag在整个系统内必须是主要的;对象索引用来通过FMS服务来访问一个功能块参数。参数的描述可以通过DD来扩展。功能块定义和相关的DD描述被组成一个一般依赖于应用领域、设备功能和厂商定义的参数的集合。

工业网络模块
ISA和IEC共同提出了粗略的现场总线框架模型,它是化组织ISO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简化型。OSI模型原本有互相独立的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送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及其对于上一层的服务。现场总线模型采用了其中的、2、7层,没有“网络”层到“表示”层(即第3~6层),又增加了一个用户层,作为第8层。所以,该模型的4个功能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应用层和用户层。
与OSI参考模型的相应层次相比,现场总线标准的物理层、链路层与其有相同的含义。从应用层看,现场总线有很大特色。
物理层:该层规定了现场总线的传输介质、传输速率、每条线路可接仪表数量、传输距离、电源、连接方式及信号类型等。
数据链路层:该层规定了物理层和应用层间的接口,其中包括:数据结构、传输差错控制、多主站使用的规范化等。该层将通过帧数据检验保证信息传输的正确性及完整性。
应用层:它向用户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接口,其中定义了读、写、解释或执行一个信息或一条命令的方法。其中很大部分是定义信息的语法。此外,应用层还定义了信息传输的方式,如:周期式、立即响应式、一次性方式及使用者请求方式等。
用户层:该层定义了过程控制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现场总线内部信息的存取方法及信息在网内同一节点或不同节点的其它设备间的传送方法。现场
总线结构的基础是功能块,由各功能块完成数据采集、控制或输出。每个功能块都包含一个算法功能和运算中所需的数据库以及由用户定义的该功能块的主要标识符。
语言的智能不仅是口头表述的方式,数据的反馈也是一种交流的形式,甚至更加的详细、明确。无锡凌科长期专注自动化产品的与销售,旗下的产品在过程控制及运动控制领域有着丰富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