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污泥的粒径一般为0。2~3mm,个别大的有3。5mm,密度为1。04~1。08g/cm3,比水略重,具有良好的确沉降性能和降解水中有机物的产活性。颗粒污泥的沉降效果可以用SVI和沉降速度来表示。因颗粒污泥都有比较高的SVI值,所以采用沉降速度更有代表性。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进水碱度可以适当偏高(但不能使反应器体系的pH8。厌氧颗粒污泥是具有自我平衡性能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降解
造纸污水厌氧污泥
颗粒污泥的粒径一般为0。2~3mm,个别大的有3。5mm,密度为1。04~1。08g/cm3,比水略重,具有良好的确沉降性能和降解水中有机物的产活性。颗粒污泥的沉降效果可以用SVI和沉降速度来表示。因颗粒污泥都有比较高的SVI值,所以采用沉降速度更有代表性。在污泥颗粒化过程中进水碱度可以适当偏高(但不能使反应器体系的pH8。
厌氧颗粒污泥是具有自我平衡性能的微生态系统,其中包含了降解原废水中各种有机污染物的的种群,能处理各种高浓度有机废水,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厌氧生物启动。如果接种厌氧颗粒污泥,少量颗粒污泥经泵吸接种后会分解,在后续的生物启动过程中会从厌氧反应器中流失。根据经验,损失量约为接种量的5%。在计算厌氧污泥接种量时,必须考虑到这部分损失。

与UASB反应器相比,在获得相同处理速率的条件下,IC反应器具有更高的进水容积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IC反应器的平均升流速度可达处理同类废水UASB反应器的20倍左右。为了能够顺利培养出颗粒污泥,对于偏碳水化合物类的污水需要添加N与P。而对于那些偏蛋白质类的污水需要添加碳源(如葡萄糖等)。厌氧颗粒污泥是由产菌、产菌和水解发酵菌等形成的自凝聚体。

因此,温度对颗粒污泥的培养是很重要。颗粒污泥在低温(15~25℃)、中温(30~40℃)和高温(50~60℃)都有过成功的经验。要改善传质效果,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表面水力负荷和表面产气负荷[4]。然而高负荷产生的剧烈搅动又会使反应器内污泥处于完全膨胀状态,使原本SRT>HRT向SRT=HRT方向转变,污泥过量流失,处理效果变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