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轮的布置要确保正确的转向关系,如图(a)所示当主动轮逆时针转向不同时惰轮的受力关系图(2张) 转动时,正压力N1和N2合力使惰轮脱离主、从动轮,但摩擦力F1和F2的合力促使惰轮压紧主、从动轮;如图(b)所示,当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时,正压力和摩擦力都使惰轮脱离主、从动轮。螺栓54和垫圈56阻止滑轮52脱离轴杆60以及阻止轴承58的内部部分旋转。因此给惰轮施加外力确保摩擦传动机
惰轮订购
惰轮的布置要确保正确的转向关系,如图(a)所示当主动轮逆时针转向不同时惰轮的受力关系图(2张) 转动时,正压力N1和N2合力使惰轮脱离主、从动轮,但摩擦力F1和F2的合力促使惰轮压紧主、从动轮;如图(b)所示,当主动轮顺时针转动时,正压力和摩擦力都使惰轮脱离主、从动轮。螺栓54和垫圈56阻止滑轮52脱离轴杆60以及阻止轴承58的内部部分旋转。因此给惰轮施加外力确保摩擦传动机构平稳运行时,(a)图相对于(b)图只需很小的外力
惰轮提供以下功能:使带40卷绕主动滑轮或从动滑轮的外围的足够部分,使得有足够的摩擦来防止带打滑。此示例在图1中用惰轮30示出。不过同步带轮是在用于轮载的情况下,同步带作为力的传递媒介,而惰轮则是在传递力载荷的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调节了。如果带40做得较短并且不包含惰轮30,则带40直接横跨在A/C滑轮24与P/S滑轮20之间拉伸,从而使带40与滑轮24和20之间的周向接触较少。惰轮的另一原因是用来减少相邻滑轮之间的距离化带拍击。如果移除惰轮30和32,则长期不间断的带运动的两个示例将在曲柄滑轮12与P/S滑轮20之间以及P/S滑轮20与A/C滑轮24之间。
无紧固件的惰轮的制作方法
无紧固件的惰轮的制作方法
两个惰轮。如果对于前端附件驱动系统可以优化发动机组中的各个滑轮的位置,则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除去惰轮。然而,为了满足许多目标而实现封装。因此,视需要添加惰轮。在一些应用中,存在用于内燃发动机的多个带以及许多惰轮。
在一些替代方案中,垫圈56与螺栓54整合。特别地,在具有多个惰轮的发动机中,期望的是除去螺栓和垫圈(或具有整合的垫圈的螺栓)并且在没有紧固件的情况下安装惰轮
惰轮-轴杆组件的一个示例。滑轮52耦连到轴承58。将滑轮52和轴承58滑动配合到从发动机盖62延伸的轴杆60上方。螺栓54滑动通过垫圈56和轴承58。螺栓54的螺纹与轴杆60的螺纹64接合。由于它的作用只是传递扭矩和改变转向并不能改变传动比,所以称之为惰轮。拧紧螺栓54以抵靠发动机盖62固定惰轮52。螺栓54和垫圈56阻止滑轮52脱离轴杆60以及阻止轴承58的内部部分旋转。轴承58的外部部分和滑轮52旋转。轴承58可以是滚珠轴承、辊轴承或任何合适的轴承类型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