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PLA,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为蛋白酶K的酶,这种酶可以将PLA咀嚼成乳酸分子;对于聚己内酯(PCL),则使用了脂肪酶。这两种酶价格低廉且易获得。要引发塑料降解,只需加入水和少量热量即可。室温下,80%的改性PLA纤维在一周内完全降解。温度越高,降解速度越快。在工业堆肥条件下,改性聚乳酸在50摄氏度下6天内降解。另一种聚酯塑料PCL在40摄氏度的工业堆肥条件下,两天内降解。使用这种工艺制造出的塑
全降解材料批发
对于PLA,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名为蛋白酶K的酶,这种酶可以将PLA咀嚼成乳酸分子;对于聚己内酯(PCL),则使用了脂肪酶。这两种酶价格低廉且易获得。要引发塑料降解,只需加入水和少量热量即可。室温下,80%的改性PLA纤维在一周内完全降解。温度越高,降解速度越快。在工业堆肥条件下,改性聚乳酸在50摄氏度下6天内降解。另一种聚酯塑料PCL在40摄氏度的工业堆肥条件下,两天内降解。使用这种工艺制造出的塑料,多达98%会降解成小分子。而且这一过程避免了微塑料的产生。

自2020年1月16日发改委和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以来,已有16个省市出台具体的政策。而根据九部委新通知,各省市需在8月中旬前出台省级实施方案。从已公布实施方案的省市来看,在2020年前底对主要城市的超市、便利店等场合的塑料袋进行限制;2022年前扩大 限制/禁止使用范围;2025年前建立生产流通和消费的整体机制。从需求来看,我国年均废弃塑料总量在4200万吨,假设包装塑料在2025年替代率提高至5%。同时,由于规定要求淘汰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到2025年地膜替代率达到 10%,信达证券推测,到2025年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有望达到130万吨。未来5年,在禁塑令的推动下,我国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生物可降解”认清“双J”标识
说到“可降解”,市面上的塑料袋又有光降解、氧化降解、生物可降解、全降解等种种说法,到底哪一种才代表了真正有利于环境的“降解之道”呢?任杰介绍,按照,目前只认生物可降解,其它降解都已取消。
根据轻工业联合会去年9月发布的《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分类与标识规范指南》,可降解塑料制品的图形标识为“双J”,消费者可以此作为选购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标志。
任杰说,可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沙土、淡水环境、特定条件下(如堆肥化条件、好氧或厌氧消化条件),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并终完全降解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及其矿化无机盐等的塑料。
根据该指南,可降解塑料必须没有生态毒性,即可降解产品堆肥化后,堆肥对植物的出苗生长或动物(比如蚯蚓)的存活不能产生影响。

超市可降解塑料袋原材料价格上调。市场上目前主要使用的可降解材料有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酯也就是俗称的PBAT和聚乳酸PLA两种。目吨PBAT的价格在2.6万元左右,短短一个月涨幅就达到了13%。而PLA的价格,已从2019年底的2万元一吨涨至了目前的4万元左右一吨。虽然可降解原材料的价格涨得厉害,但企业的订单量依然有增无减。可降解塑料材料市场的未来空间巨大,一时间吸引了不少资本的涌入,但如何,进一步发挥可降解材料的自身价值,开发出更多可降解的新产品,才是市场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