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并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三、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10%;
五、企业近三个
专利代理服务
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的条件
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二、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并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
三、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10%;
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5%;
2.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4%;
3. 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3%。
其中,企业在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60%;
六、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不60%;
七、企业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
八、企业申请认定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环境行为。
贯标目的
为了确保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并确保贯标不走形式,落到实处,实质性支撑两化融合工作的成效,需要确保贯标工作实现以下目标:
:推广并提升对两化深度融合的认识:认识到战略及对未来可持续竞争优势的需要,认识到信息化、互联网+环境下所需要的新型能力;借助贯标机会,对主要部门、自动化部门开展两化融合相关培训,提升各环节的认识水平;积极争取两化融合及智能制造、制造2025各项专项资金的支持;
第二:建立有效的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在范围内,策划并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明确两化融合的范围与边界、两化融合的方针与目标,策划并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编写并协助审核通过两化融合管理手册,重点针对移动互联的两化融合的做法及其他遴选出来的两化融合做法,协助相关业务环节形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相关文档资料。
第三: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实施推进:根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目标要求,制订与之匹配的技术方案、进度安排、实施方案等,确保企业战略落地及实施。
第四:完成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在遴选出来的相关领域挖掘出的新型能力,并划定贯标边界与范围推进管理体系的实施,完成体系试运行、内部审核、管理审核,根据审核结果,提出改进措施。
第五:对新型能力的打造成果进行监测与考评:根据贯标要求及贯标过程中明确的两化融合方针与目标,对相关的新型能力(如MES支撑下的数字化生产管控能力)的打造效果进行测评和考核,确保达到贯标形成的短期的两化融合目标考核要求;
第六:确保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评定;通过与咨询机构、评定结构的沟通与协作,确次贯标结果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流程:
1.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阶段
实用新型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摘要附图。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必须具备有说明书附图。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应提交委托书。申请费用减缓的,应提交费用减缓请求书及相应的证明文件。
2.实用新型专利审查阶段
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实行初步审查制度。在初步审查过程中,审查员会针对申请文件中的形式问题发出补正通知书。申请人针对该通知书做出补正。同时审查员会针对是否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户进行审查,若存在不属于实用新型专利保护客户的,审查员将发出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针对该审查意见通知书进行答复或者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
实用新型专利只进行初步审查,没有像发明专利申请一样的实质审查。主要审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是否具备专利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文件和其他必要的文件,这些文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并包括审查下列各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