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推动物流业优化升级
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优化业务流程,专注发展核心业务,实施物流服务外包,扩大社会物流需求,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引导有条件的工商企业组建具备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物流中心发展的先发效应国际物流中心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直接、间接经济和综合社会效益,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支持豫鑫、长通
到江苏物流直达
着力推动物流业优化升级
1、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鼓励制造业企业、商贸企业优化业务流程,专注发展核心业务,实施物流服务外包,扩大社会物流需求,推动第三方物流发展。引导有条件的工商企业组建具备行业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开展面向社会的物流服务。物流中心发展的先发效应国际物流中心一旦形成,将产生巨大的直接、间接经济和综合社会效益,对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支持豫鑫、长通等本土物流企业跨区域发展。推动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不断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
2、引导物流业集聚发展。在国际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内规划建设大型冷链、钢铁、汽车、家电、医药、快递等物流配送中心,强化功能分工与协调配合。在一定辐射半径内的不同城市,注意避免物流功能和重点物流行业布局上同构,以防止资源浪费和同构竞争。加强对车辆、仓储、流通加工、信息平台等资源整合力度,促进各种物流资源、物流要素向优势物流企业、物流园区集中。
促进物流业优化升级。引进推广现代物流理念、技术和方法,加快业态提升,重点发展冷链、医药、钢铁、汽车、家电、纺织服装、邮政等行业物流,提高高端物流比重,不断优化物流业结构。推动物流企业并购、联合与战略重组,提高行业集中度。支持运输、仓储、货代等传统物流企业实行功能整合与服务延伸,实施化和多元化经营战略,逐步拓展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物流金融等业务,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加强与省内及晋东南、冀南、鲁西南、皖西北等物流节点城市的合作,完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和区域干线网络,细化分工,错位发展,提高区域物流竞争力。加大物流技术设备的改造力度,加快物流信息化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物流机械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物流业升级。提高经营商户组织化程度,积极发展新型交易方式,推进现有商品交易市场和物流园区的改造升级。
提升城市物流服务功能
以商贸、会展、总部经济、金融与现代物流互动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着力打造郑州性采购中心与交易中心地位,推动现实交易与虚拟交易共同发展,以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提升郑州物流规模,促使物流要素向郑州集中。
1、大力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加快推进具有现代零售商业特征的大型连锁超市、仓储式商场等销售终端市场有序发展,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零售商业网点体系。预计未来较长时期内,我国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将继续下降。加快大型批发市场建设,重点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河南省粮食物流交易市场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交易规模,增强辐射能力,实现期货和现货市场协调发展,打造面向中亚俄罗斯和美日欧地区的国际贸易平台,建立覆盖中原城市群、辐射中西部的消费分销产业体系。
2、以会展业促进物流业发展。积极开办有比较优势的汽车、机械、建材、轻工、食品、农产品、纺织品、文化旅游产品等展会,引进和培育化、市场化程度高、产业带动能力强的展会,会展机制,积极实行场展分离,提升会展业综合竞争力,利用会展业产生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汇集效应,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武汉、重庆、西安和郑州等地物流设施、物流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未来一个时期,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将形成一些新的物流中心。
3、积极发展物流总部经济。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到郑州设立区域总部,全力推动总部经济发展,汇集人才、资金、、企业等物流要素,打造中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高地。
4、大力发展物流金融。加快郑州区域金融中心建设,支持具备相关条件的物流企业积极拓展金融物流业务,搭建物流企业、金融机构、工商客户企业的共同合作平台,联合开发物流金融产品,缓解目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状况,防范物流金融风险,增强企业自主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抓住国际、国内物流巨头加速在内地布局的机遇,引进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集团,加强省内外城市和企业间战略合作,不断扩大物流货源辐射地域,逐步构建与国际接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扎实打造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基础。
● 加快物流的标准化
据估算,如果有一个可参照的标准,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发费用可以降低80%,将各系统连通起来的成本也可以减少一半以上,从而避免大量的低水平的重复开发与建设成本。在由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的“2002年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案例暨经验交流大会”上,有10个企业的物流与采购信息化案例被评为案例。这些案例共同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标准化建设方面都做出了不同的尝试,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科学统筹规划,以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通道网络,合理布局城市配送功能区,推动郑州物流业集聚发展。因此物流信息化促使物流标准化。
目前,基于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现代物流标准化趋势有三个方面:一是业务流程标准化,二是信息流标准化,三是文件格式标准化。企业的业务流程要体现在信息系统的软件当中,只有把企业的业务流程标准化以后,才有利于信息系统与企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信息流标准化的重点是企业各类信息的编码、管理信息、经营数据和技术数据标准化问题;文件格式标准化主要是为了解决数据的互联与互通。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5%。

这三个方面的核心任务是实现数据交换和信息的共享,这是信息时代企业标准化的一个特点。还有两点很关键:一是标准要统一;二是标准要适当超前。物流信息管理标准化会2003年8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来自标准化管理委会、标准化研究所、科技部、商部等单位的负责人出任了该委会。以支持现代物流业跨越式发展为目标,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在土地、、价格、财政扶持等方面制定实施优惠政策,助推郑州现代物流业加速发展。物流信息管理委会将负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安全等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整合物流领域分散经营带来的信息不匹配等问题。
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标准化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的广泛采用已经成为重中之重,所以标准化也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美国微软、IBM、HP、诺基亚等公司对标准化十分重视,他们通过美国信息技术办公室办事机构,频繁向国内有关人士询问有关标准化制定与执行情况。我省发展物流业面临的挑战一是发展观念相对落后,外部环境有待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