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上段强度的保证措施:
(1)依据桩径和桩底的浓度,正确确定出斗混凝土的体积,一般可取1.5~2.0m3,也可以按桩身的设计体积的10%加以控制。
(2)成桩质量与桩身的浇筑高度有关,一般控制成桩高度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1.0m。待凿去高出部分的混凝土后,剩余部分不应有浮浆和夹泥,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要返工重浇。
(3)导管插入混凝土内的长度应适
正规吊车培训学校
桩上段强度的保证措施:
(1)依据桩径和桩底的浓度,正确确定出斗混凝土的体积,一般可取1.5~2.0m3,也可以按桩身的设计体积的10%加以控制。
(2)成桩质量与桩身的浇筑高度有关,一般控制成桩高度高出设计桩顶标高0.5~1.0m。待凿去高出部分的混凝土后,剩余部分不应有浮浆和夹泥,混凝土标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否则要返工重浇。
(3)导管插入混凝土内的长度应适宜,一般为2~6m,长桩可相应有所增加。

适用范围
旋挖钻机+套管钻机相结合,使套管咬合桩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大,可在各种杂填土(含有砖渣、石渣及混凝土块等)、粘性土、砂性土和风化岩层中施工。
工艺原理
该工法利用转动液压装置,使钢套管与土层间的摩阻力大大减少,边转动边压入,套管始终应超前挖土面>250㎝,造成一段“瓶塞”,阻止素桩的超缓凝砼的涌入;同时通过注水使套管内水位高于地下水位,对地层产生反压,防止发生“流砂”或“管涌”现象,旋挖钻机针对地层情况选用钻头挖掘取土,直至桩端持力层为止,经检验合格后立即将钢筋笼放入(素桩不放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素桩为超缓凝砼)成桩。终通过素桩与钢筋砼桩相互咬合连成深基坑围护结构桩墙。
同排桩的成桩顺序,原则是先施工A1桩(超缓凝砼桩),再施工A2桩(超缓凝砼桩),后施工B1桩(钢筋混凝土桩),形成桩间互相咬合,成桩顺序:A1—A2—B1—A3—B2—A4—B3,如此循环如图所示:
桥梁桩基础施工20问以及原因分析和相应措施
3、预防措施:
1)钻机就位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整平和压实,并把钻机调整到水平状态,在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检查使钻机始终处于水平状态工作。水上钻机平台在钻机就位前,必须进行安装验收,其平台要牢固、水平、钻机架要稳定。
2)应使钻机顶部的起重滑轮槽、钻杆的卡盘和护筒桩位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在钻进过程中防止钻机移位或出现过大的摆。
3)在旧建筑物附近施工时,应提前做好探测,如探测过程中发现障碍物,应采用冲击钻进行施工。
4)要经常对钻杆进行检查,对弯曲的钻杆要及时调整或废弃。
5)使用冲击钻施工时冲程不要过大,尽量采用二次成孔,以保证成孔的重直度。
4、处理措施:
1)当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时,可采用冲击钻冲击成孔。
2)当钻孔偏斜超,应回填粘土,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钻孔。
如何保证钢筋笼下上浮?
1、质量问题及现象:
1)在灌注砼地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钢筋笼上浮。
2、原因分析:
1)当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底部时灌注速度过快,砼将钢筋笼托起;或提升导管速度过快,带动砼上升,导致钢筋笼上浮。
2)在提升导管时,导管挂在钢筋笼上,钢筋笼随同导管一同上升。
1)当所灌注的砼接近钢筋笼时,要适当放慢砼的灌注速度,待导管底口提高至钢筋笼内至少2m以上时方可恢复正常的灌注速度。
2)在安放导管时,应使导管的中心与钻孔中心尽量重合,导管接头处应做好防挂措施,以防止提升导管时挂住钢筋笼,造成钢筋笼上浮。
1)钢筋笼卡住导管后,可设法转动导管,使之脱离钢筋笼。
2)发现钢筋笼有上浮迹象时,可适当加压,以防止继续上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