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层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的异常,及认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比如镀层表面粗糙。
通过铭丰客户的日常生产和维护经验,我们发现镀层表面粗糙有一下几个原因:
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封孔剂防锈多长时间
镀层不良的发生多半为电镀条件,电镀设备或电镀的异常,及认为疏忽所致。通常在现场发生不良时比较容易找出原因克服,但电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发生不良就比较棘手,比如镀层表面粗糙。
通过铭丰客户的日常生产和维护经验,我们发现镀层表面粗糙有一下几个原因:
1.素材表面严重粗糙,镀层无法覆盖平整
2.金属传动轮表面粗糙,且压合过紧,以至于压伤
3.电流密度稍微偏高,部分表面不亮粗糙
4.浴温过低
5.PH值过高
6.前处理药液腐蚀底材
电镀镍铁合金故障分析与处理的19条知识,希望给大家一些参考。
1.镀液中镍与铁之比失调对镀层有何影响如何处理影响:①合金镀层中铁的百分比含量主要取决于镀液中镍与铁之比,镀层中铁含量过高时,它在腐蚀介质中容易产生淡棕点。②镀层中铁含量过低时,镀层的韧性和整平性降低,电镀成本提高。处理方法:①可采取减少铁阳极,增加镍阳极或适当提高镀液的温度进行纠正。②当镀层中铁含量略低,可减少镍阳极和增加铁阳极即可;若铁量过低,可补充及减少镍阳极和增加铁阳极来调整。
2.镀液中Fe3+、Fe2+浓度之比过高对电镀有何影响如何处理影响: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和深镀能力下降,镀层的色泽、韧性和整平性恶化。处理方法:①可加入2~10m9/L NaHS03将Fe3+还原为Fe2+,也可在搅拌下同时用DK一1A/dm2,电解8一12h。②用铁粉将三价铁还原。在加入铁粉时,应在搅拌20~30min后立即过滤,除去过剩的铁粉,以免总铁量过高。3.镀液中pH值失调对镀层有什么影响如何处理影响:为防止在pH值升高时Fe3+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所以镀液中必须含有一定量的稳定剂(柠檬酸钠或葡萄糖酸钠等),否则镀液浑浊,低电流密度区镀层发黑或镀不上,甚至会出现毛刺等现象。处理方法:因电镀过程中镀液的pH值比较容易升高,故操作时要经常测定并用硫酸调整其pH值,在加硫酸时,不要将pH值降得太低,以免阴极大量析氢而降低阴极电流效率。
镀液受Cu2+污染,会使镀件低电流密度区光亮度差,过多的Cu2+还会造成镀层脆性增大及结合力不良的弊病。在光亮镀镍液中,铜离子浓度(Cu2+)应小于0.01g/L。去除镀液中的Cu2+有以下几种方法。1.电解法即用低电流密度使镀液中的Cu2+沉积在处理阴极板上的方法。用于处理的阴极板有波纹板、锯齿板和平面板三种型式。波纹板在施加一定电流电解时,阴极板上电流密度范围较广,波峰处电流密度较大,波谷处电流密度较小,所以能使Cu2+和其他金属杂质同时沉积,达到去除多种杂质的目的。锯齿形阴极板受效应的影响,电解过程中Ni2+和Cu2+同时沉积,造成镀液中镍盐损失增加。采用平板阴极可以使用不同的电流密度,达到有选择地去除金属杂质的目的。据经验,电流密度为0.5A/dm2时有利于Cu2+在阴极析出。
不论采用哪种型式的阴极进行电解处理都应注意几个问题:a.长时间电解处理时,应定期清洗电解板,防止电解板上疏松镀层脱落重新污染镀液;b.采用阴极移动或空气搅拌可以提高处理效果;c.电解处理中使用的阳极板必须是的镍阳极板,否则将影响处理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2.化学沉淀剂法常见的有QT除铜剂,该沉淀剂主要成分是亚铁,在镀液中与Cu2+生成亚铁沉淀,然后过滤出沉淀,达到去除铜杂质的目的。此方法的缺点是需要进行精密过滤,比较费时。3.螯合剂法螯合剂一般为芳环或杂环结构的有机物,在镀液中与Cu2+形成螯合物,由于在电解中,螯合物和Ni2+共沉积,可以使镀液中铜离子浓度(Cu2+)不至于过高。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是目前处理镀镍液中杂质较好和有效的方法。在应用时必须选用的螯合剂,特别是要确保不能对镀层产生不良的影响。
俗话说:善于总结会帮助我们成长的更快,认知更有深度!
今天我们就夹具表面处理进行一些系统的总结。
[以下总结仅作夹具行业零件表面处理]
一、发黑处理:
1、含义:通常将工件浸入强氧化性的化学溶液中。例如沸腾温度为147~152℃的(600g/cm3)及亚(100g/cm3)水溶液中,经一定时间使表面生成一层美观、较致密且具有防锈作用的黑色氧化铁薄膜。此项工艺有时也混称“发蓝”;
2、注意事项:除特殊要求的零件及零件精度在IT6级以上(含IT6级)的定位销、孔外,其余零件均在精加工后进行整体发黑处理。精度在IT6级以上(含IT6级)的定位销、孔应在发黑处理后进行精加工,加工过程中不得划伤已发黑表面,必要时工艺应进行二次发黑工艺;
3、尺寸变化:该膜的颜色根据钢种的不同有蓝黑色、黑色、红棕色和棕褐色等,组织比较致密,厚度在0.6~ 0.8μm左右,主要用于一般的机器制造、仪器仪表和日用化工的零部件的表面处理。
4、发蓝(发黑)的操作过程:
工件装夹→去油→清洗→酸洗→氧化→清洗→皂化→热水煮洗→检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