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花谢尽的春末,青梅已经缀满了枝头。一提到青梅,总会忍不住两颊发酸。不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中,士兵们为之口舌生津的是不是青梅呢?
青梅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南朝诗人鲍照就曾在《代挽歌》里写过“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的句子。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早在商周时期,青梅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了,人们用它的清酸来祛
青口梅生产厂家
在繁花谢尽的春末,青梅已经缀满了枝头。一提到青梅,总会忍不住两颊发酸。不知道望梅止渴的故事中,士兵们为之口舌生津的是不是青梅呢?
青梅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南朝诗人鲍照就曾在《代挽歌》里写过“忆昔好饮酒,素盘进青梅”的句子。曹刘“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至今被人津津乐道。
早在商周时期,青梅就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了,人们用它的清酸来祛除异味。《尚书·商书·说命下》中有“若作和羹,尔惟盐梅”的说法。这是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所说的话,意为“如果我做汤羹,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以表达对傅说的信任和器重。青梅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水果,虽然味道酸酸甜甜,但是它所具有的功效是非常多的,可以消除疲劳,增加活力。
除了调味,青梅还有医学价值。东汉时期,《齐民要术》、《本草纲目》等医书,都有相关记载。南方的广东、江浙等地则习惯用米酒或黄酒来浸泡新鲜的青梅制成青梅酒饮用。
梅文化
梅原产南方,起源于云贵高原和云贵川州交界一带。目前老的梅树是昆明安宁曹溪寺700多岁的元梅。1975年,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说明3200年前梅已是人的食物。
大约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开始驯化梅。《尚书》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说明古时梅子主要是作调味品的。偶尔也做零食,故有青梅竹马成语。

西汉时期兴起了观赏梅花。隋唐时期艺梅渐盛。宋元时代梅花文化进入兴盛,南宋范成大专著了《梅谱》。明清两代梅花文化进入了高峰期,咏梅画梅是文人雅兴。
近现代还诞生了无锡梅园、上海淀山湖梅园、武汉东湖梅园、南京梅花山梅园四大梅园。苏州光福镇邓尉山一带,成片植梅,盛开的梅花形成名景点香雪海。广东南雄通江西大余的梅关古道,也是AAAA级赏梅景区。各地每年举办梅花节。广东梅州自古以来就有梅花之乡之称,梅菜干也是因其得名。(2)选主枝:在剪口下30cm带内选留***主枝,距***主枝15—20cm处留第二主枝,再距15—20cm处留第三主枝,三主枝生长健壮,向三个方向均匀分布,剪除其余枝条。
1、选择适宜的栽培环境
青梅适宜于温暖气候,且较耐寒,花期在—8℃~—9℃才受冻害,幼果耐寒性减弱,—3℃~—5℃下即遭冻寒。种植地应选择光照条件好、周围没有污染、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园地土层深厚、肥沃、湿润、排水良好,一般选在较平坦的大山窝或半山腰建立青梅基地。梅子酸梅子因含糖量低,有机酸含量高,其中柠檬酸占总酸的85%以上。
2、种植丰产品种,合理搭配,花期放蜂
目前主要栽培的青梅优良品种有桃梅、李梅、白梅和软枝大粒梅等。种植时除选择这些品种外,应按一定比例搭配花期相同或相近的优良品种作为授粉树,如采用80%—90%李梅为主栽,搭配10%—20%的桃梅,或70%的桃梅搭配30%李梅,或60%的李梅搭配40%的桃梅等授粉组合。对原种植园现有搭配授粉品种不足的应采取高接换种方法,换上一定比例的授粉品种。栽培上除了搭配花期相同或相近的授粉品种外,还应在花期进行放蜂,一般每亩果园放养蜜蜂1—2群。梅兰竹菊是国人用来代表道德精神与人格操守的四君子,居首位的梅象征高洁傲岸。
3、合理种植 山地、瘦地每亩种40—60株,平地、肥地每亩种30—40株,对原种植过密、互相遮蔽、影响光合作用的果园要及时进行间株及重修剪。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