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a2CO3与盐反应。
Na2CO3+ BaCl2==== 2NaCl + BaCO3↓[碳酸钡为白色沉淀,不溶于水(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
Na2CO3+ MgCl2==== 2NaCl + MgCO3↓
Na2CO3+ MgSO4==== Na2SO4 + MgCO3↓
Na2CO3+ ZnSO4==== Na2SO4 + ZnCO3↓
海蕾牌纯碱批发
(1) Na2CO3与盐反应。
Na2CO3+ BaCl2==== 2NaCl + BaCO3↓[碳酸钡为白色沉淀,不溶于水(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
Na2CO3+ MgCl2==== 2NaCl + MgCO3↓
Na2CO3+ MgSO4==== Na2SO4 + MgCO3↓
Na2CO3+ ZnSO4==== Na2SO4 + ZnCO3↓
3Na2CO3+ Al2(SO4)3+ 3H2O==== 2Al(OH)3↓+ 3Na2SO4+ 3CO2↑[氧化铝白色沉淀,不溶于水,可溶于酸]
(2)Na2CO3+H2O+CO2=2NaHCO3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 ,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
初中阶段
初中一般要求掌握有关碳酸钠的俗称(纯碱、苏打),主要用途,化学式以及一些常用反应
如:
要特别注意碳酸钠虽然俗名纯碱但其实是一种盐。
高中阶段
高中则要求掌握与NaHCO3在性质(溶解性、热稳定性、碱性强弱、与酸的反应速率等)用途等方面的区别以及两者的鉴定方法等。
其中以Na2CO3为代表的强碱弱酸盐的电离和水解的概念理解、电离和水解平衡的计算尤为重要。
食用纯碱:中文名称: 无水碳酸钠,PT,中文别名: 碳酸钠,纯碱,苏打,食用纯碱。
中文名称: 无水碳酸钠,PT中文别名: 碳酸钠,纯碱,苏打,食用纯碱英文名称: Sodium carbonate anhydrous英文别名: Carbonic acid,disodium salt,Soda等级: PTCAS号: 497-19-8分子式: Na2CO3分子量: 105.99
白色粉末,无气味。有碱味。有吸湿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1mol/L水分(约15%)。400℃时开始失去二氧化碳。遇酸分解并泡腾。溶于水(室温时3.5份,35℃时2.2份)和甘油,不溶于醇。水溶液呈强碱性,pH11.6。
大苏打又叫海波(Hypo的音译),带有五个结晶水大苏打(Na2S2O3·5H2O),故也叫做硫酸钠。
大苏打是无色透明的晶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显弱碱性。它在33℃以上的干燥空气中而失去结晶水。在中性、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会迅速分解:大苏打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反应式:大 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洗相时,过量的大苏打跟底片上未感光部分的银反应,转化为可溶的Na3[Ag(S2O3)2],把AgBr除掉,使显影部分固定下来。大苏打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将氯等物质还原:所以,它可以作为绵织物漂白后的脱氯剂。纯碱,学名碳酸钠,又称苏打、碱灰,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纯碱工业的主产品。类似的道理,织物上的碘渍也可用它除去。另外,大苏打还用于鞣制皮革、电镀以及由矿石中提取银等。从上面的介绍可知,“三姐妹”的名字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却又如此不同。在使用它们时,要名实统一,避免张冠李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