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彩多姿。早在 3000 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已知早、严整的四合院是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当时的四合院与现在的还有很大不同,如今北京四合院的雏形出现于元代,到明清时期逐渐完善,成为大家现在知道的北京
砖雕销售
壁底为须弥座,高2.09米,敦实富丽,上雕41组二龙戏珠图案。腰部由75块琉璃砖组成浮雕,有牛、马、羊、狗、鹿、兔等多种动物形象,生动活泼,多彩多姿。早在 3000 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现,已知早、严整的四合院是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出土的两进院落建筑遗迹。当时的四合院与现在的还有很大不同,如今北京四合院的雏形出现于元代,到明清时期逐渐完善,成为大家现在知道的北京四合院。
到了唐代,四合院与园林相合相衬。直至清代,四合院的封闭式布局,已经被大量运用到了宫殿庙宇之中。
历经岁月沧桑,三千多年的变换,四合院就这样被传承了下来。四合院的样式以'进'为主,一进院落为'口'字形;二进院落为'日'字形;而三进院落,则为'目'字形,其余进制,以此类推。而这么多进式的四合院中,三进式的四合院,是明清时期为标准的四合院。布局上,为严谨合理,是备受民间推崇和广泛采用的形式。
这样的小院没有抄手游廊,二门多采用屏门的形式,既很美观,也很经济。在二进院落的四合院中,也有规模较大、格局比较讲究的。它与上述小型的二进院落相比,主要差别在占地宽窄的不同。占地较宽的二进院落(宽22米左右,进深30米左右),北房可以排出七间,即正房三间,两侧耳房各两间,成为三正四耳。这种四合院正房、厢房都可设外廊,外廊之间由抄手游廊连接。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