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加工过程中的摩擦特点
锻造是一种非稳态的、间歇工艺过程,润滑剂总是受到变化的接触压力和锻造速度的作用锻造加工工艺种类繁多,金属材料的锻造工艺通常分为锻粗、冲孔和拔长等。锻造润滑油剂是一种能起到降低锻造负荷,促进金属在模具中流动,防止模具卡死,减少模具磨损,并具有降热和脱模等作用的工艺介质。
1、温锻特点。温锻加工的特点是兼有冷锻压和热锻压的优点,其变形抗力要比冷锻压小得
回转支承锻造价格
锻造加工过程中的摩擦特点
锻造是一种非稳态的、间歇工艺过程,润滑剂总是受到变化的接触压力和锻造速度的作用锻造加工工艺种类繁多,金属材料的锻造工艺通常分为锻粗、冲孔和拔长等。锻造润滑油剂是一种能起到降低锻造负荷,促进金属在模具中流动,防止模具卡死,减少模具磨损,并具有降热和脱模等作用的工艺介质。
1、温锻特点。温锻加工的特点是兼有冷锻压和热锻压的优点,其变形抗力要比冷锻压小得多,而坯料的温度又比热压低(相变温度以下),加工表面质量比热锻压要好得多。由于温锻时模具承受的负荷也比较高,又在高的温度下连续工作而导致模具的硬度下降,特别是模顶端范围的凸缘半径处,硬度明显下降,致使性能降低,所以加工时突出的问题是模具寿命短。温锻润滑的目的,首先是充分冷却模具,使模具保持适当的温度,这样可以防止模具温度过高,引起模具的硬度下降。其次是减少模具的摩擦与磨损,降低加工负荷,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产量。
2、热锻特点。随着机械工业,特别是汽车工业的发展,模锻件需求量不断增加,促使热精密模锻工艺更迅速的发展。良好的模具润滑剂是保证精密锻件质量的重要配套材料。热锻热挤压工艺主要采用石墨型润滑剂,包括油基石墨和水基石墨,从减少烟雾、改善操作环境等考虑,水基石墨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3、冷锻特点。坯料在冷锻时要产生变形和加工硬化,使锻模承受高的荷载,因此,需要使用高强度的锻模和采用防止磨损和黏结的硬质润滑膜处理方法。另外,为防止坯料裂纹,需要时进行中间退火以保证需要的变形能力。对于冷锻,目前较成功的润滑方法是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处理。所谓“磷化”就是用化学方法在金属材料表面生成磷酸锌及磷酸铁多孔状的薄膜。所谓“皂化”就是用脂肪酸皂类作为润滑剂,使之与磷化层中的磷酸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硬脂酸锌的润滑处理方法。
锻造时对钢坯从不同方向进行多次镦粗和拉拔,并采用“二轻一重”法锻造,即坯料始锻时要轻击,防止断裂,在980~1 020 ℃中间温度可重击, 以保证击碎碳化物,Cr12MoV 钢未改锻,采用固溶双细化处理[5 ] ,即500 ℃及800 ℃左右二级预热,1 100~1 150 ℃固溶处理,淬入热油或等温淬火,750 ℃高温回火,机加工后960 ℃加热油冷后进行终热处理, 也可使碳化物细化、棱角圆整化,晶粒细化。
蜗杆采用
锻造毛坯时,钢锭锻造比一般不3,锻造比一般不1.5。材料一般选用35CrMo钢,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硬度要求应符合GB3077的规定,允许采用力学性能和硬度不35CrMo的其他材料,如42CrMo、38CrMoAl和渗碳钢种等。齿面精度加工前,应进行硬化处理,精加工后齿面硬度不HV500,齿面粗糙度Ra≤0.8μm。
蜗轮轮缘材料一般采用铸造锡青铜ZCuSnlOPI。铸件不允许有偏析、夹杂、缩孔、疏松、裂纹等缺陷,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硬度应符合GB 1176规定。当滑动速度小于5m/s时,可以采用GB 1176中规定的铸造铝青铜ZCuAllOFe3。允许采用性能相当的其他材料,齿面粗糙度Ra≤1.6μm。允许齿面有创成的痕迹存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