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标处理:边缘不干胶标签在模切加工成成品后,一般会将底纸留得比标签宽一些,这样做是为了在客户贴标时有利于揭标。在标签包装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很容易将标签边缘的底纸磕裂造成小裂口。自动贴标机在贴标时都有一定的张力,底纸边缘有裂口的标签很容易在张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导致贴标断带。吸嘴对好后,对正治具,把产品放到治具上,关掉气源,调整治具前后左右位置(调整好后就不要动了)。另外也有
纸盒贴标机
断标处理:边缘不干胶标签在模切加工成成品后,一般会将底纸留得比标签宽一些,这样做是为了在客户贴标时有利于揭标。在标签包装运输和搬运的过程中很容易将标签边缘的底纸磕裂造成小裂口。自动贴标机在贴标时都有一定的张力,底纸边缘有裂口的标签很容易在张力的作用下被拉断导致贴标断带。吸嘴对好后,对正治具,把产品放到治具上,关掉气源,调整治具前后左右位置(调整好后就不要动了)。另外也有自动贴标机上的辊轮调整不合适导致辊轮压裂标签边缘的底纸造成贴标断带的情况。一般由辊轮压伤底纸造成的贴标断带,底纸的裂口比较有规律。
1、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条件,如果是手工贴30000个啤酒标签,就要重复动作3000次,用自动贴标机可以使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大大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2、避免人手与产品的接触,有利于产品的卫生,有些产品如医类、食品等对卫生的要求条件很高,手工作业或多或少肯定对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采用机械避免了人手与产品的接触,减少了对产品的污染。·使用“Nais”PLC控制,“SICK”标签电眼跟随标签,可靠。3、减少工厂面积,节约基建投资,当采用手工作业时,由于用到的工人比较多,所以占用的场地比较大,基建投资比较多,而采用机械作业,产品及材料的供给比较集中,因而减少了包装的占地面积,可以节约投资。
在世界范围内,包装机械的发展历史比较短,科学技术发达的欧美各国大体上是在20世纪初起步,直到50年代才加大发展步伐。从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战结束前,在医类药、食品、火柴、日用化工等工业部门]实现了包装作业的机械化;按下以后需10秒后才允许上电,以防电控系统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工作。50年代,包装机广泛采用人普通电开关和电子管为主要元件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初级自动化;60年代,包装机中采用机电光液气综合技术明显增多,机种进一步扩大,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的自动包装线;70 年代,将微电子技术引入自动包装机和包装线,实现了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包装生产过程;从80至90年代初开始,在某些包装领域里将微机、机器人更多的应用于供送、检测、管理等方面,准备向柔性自动包装线和“无人化”自动包装车间过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