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型,《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规定,所有烧结多孔砖孔型均为矩形孔或矩形条孔。孔四个角应做成过渡圆角,不得做成直尖角。孔洞率,即砌块的孔洞和槽的体积总和与按外的尺寸算出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烧结多孔砖的话 直接用有孔的那个面的圆的总面积除以所在面的矩形面积的百分比就可以了。孔洞排列要求:所有孔宽应相等。孔采用单向或双向交错排列;孔洞排列上下、左右应对称,
烧结多孔砌块
孔型,《烧结多孔砖和多孔砌块》(GB13544-2011)规定,所有烧结多孔砖孔型均为矩形孔或矩形条孔。孔四个角应做成过渡圆角,不得做成直尖角。孔洞率,即砌块的孔洞和槽的体积总和与按外的尺寸算出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烧结多孔砖的话 直接用有孔的那个面的圆的总面积除以所在面的矩形面积的百分比就可以了。孔洞排列要求:所有孔宽应相等。孔采用单向或双向交错排列;孔洞排列上下、左右应对称,分布均匀,手抓孔的长度方向尺寸必须平行于砖的条面。
多孔砖在保温隔热隔音方面比普通砖要好:
多孔砖的优点:
1、多孔砖在保温隔热隔音方面比普通砖要好 。
2、多孔砖的自重比普通砖轻。 多孔砖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严禁倾倒和抛掷,经验收的多孔砖,应按等级在坚实的场地上堆放整齐,堆置高度不宜超过2m。
常温条件下,多孔砖应提前1-2天浇水湿润。砌筑时多孔砖的含水率宜控制在10%-12%。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用砂宜用中砂,并应过筛,不得含有草根等杂物;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5%,砂浆稠度宜控制在70-90mm。
减少甚至裂纹是多孔砖坯干燥中的重要指标,出现裂纹不但影响制品品相,并且造成砖体哑音,抗压、抗折强度变差,裂纹严重的经过焙烧后砖体还会变成碎块。撇过原料和挤出产生的裂纹不谈,干燥环节产生的裂纹大多在干燥的早中期形成,温度起伏不妥、高低无序是主因。进坯端的1~2车位就应有温度供给,升温幅度要平缓,低温段力争放长一些,严禁断层式升温出现。

窑炉密封涉及到气密与保温两个方面,气密和保温互为表里,不可或缺。气密的环节由:窑门、窑顶、火眼、火眼与窑顶结合部、窑墙、窑车、沙封、曲封、压力平衡这些环节构成。会抵消砖垛顶部的温度。②砖垛中部、下部温度偏高,一般情况下,砖垛中下部的温度会稍微高于其他部位,但是高得多了就不正常了。除了内燃超高导致的高温因素外,原因在于坯垛中下部码放偏密,火道尺寸或布局不妥,或者坯垛的中下部烘干不,残余水分高导致预热带升温迟缓,坯体理化反应没有充分完成,当移动到焙烧带的时候急剧引燃,造成温度偏高,甚至砖体压花、变形加剧。使用梯、桥形结合的哈风闸形,并且开启适量的大风压,可以强化坯体的预热效果,对缓解砖垛中下部的高温是种促进。③靠近窑墙砖垛两侧下部或边角处温度砖垛两侧部位整体欠温,这可能是砖垛与密墙隙太大,窑炉中部的砖垛码放得密,火道少或尺寸不妥,造成侧部通风量过大,高温难以维特。随道窑砖垛与窑墙缝隙保持在60mm~100mm之间为佳,原则上这个缝隙尺寸越小越好,但是砖垛移动中切忌擦挂到窑墙。侧下部和边角处低温是因为沙封槽缺少沙子,窑车沙封钎板变形缺损,或者窑车边沿、车角垫砖、窑墙曲封砖缺损;再者窑内和窑下抽力失衡,窑内抽力大于窑下的抽力,造成窑下冷风不停地沿窑车连接处吸入窑内,抵消了不同程度的窑温。这需要调节窑下抽风哈风,在窑下检修底沟内安装数道不同规格的阻流板,以增加窑下的抽力,形成窑内、窑下风力对抗,达到气密窑底的效果。需要再次强调的是:许多窑炉至今仍没有设计建造窑底抽风系统,造成窑底不同程度的漏气,结果是窑炉内燃掺配量需要增加,窑车边角地方还常常欠温,无奈只好靠外投燃料来提升温度,这点成为窑炉界建造方面的重大缺陷之一。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