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
现在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可能都不怎么听过了。我们正在离民间音乐越来越远。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
它是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
羊皮扎木年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天津市民族乐器厂二分厂
现在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一些传统的民族歌曲可能都不怎么听过了。我们正在离民间音乐越来越远。但在一些少数民族,他们的舞蹈和歌曲比前代音乐更有吸引力。像我了解过的民族乐器就有扎木聂,扎木聂,又称扎年。
它是藏族弹弦乐器。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它常用于歌舞和弹唱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或独奏。像这样的乐器还有像琵琶,天鹅琴等,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这些民间艺术。
7月11日至20日,第二届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在海南省海口举办。31个省(区、市)及香港地区共报送乐种组合175支,经遴选,终有44支组合来到展演的舞台上。从北京智化寺音乐到海南黎族竹木乐队,从西安鼓乐到安徽花鼓灯,88首曲目、6场展演不仅让海南当地观众大长见识,也让评委嘉宾慨叹:“应该让我们音乐学院的学生都来看看,他们太该补上这一课了。当法号与甲铃两个声部,合奏时,体现出西藏旋律独有的横向比较特点,没有纵向的音程关系。”

警惕乐种的退化
“从五四运动时起,我们就把传统文化当做必须被改造的对象,好像掌握传统文化的人是现代社会的绊脚石,民间艺人更是挺不起胸、抬不起头。”7月12日,在以传承为主题的研讨会上,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田青回忆,上世纪末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一同去为民间艺人录音的时候甚至还被扣住,说他们宣传封建。“但是要知道,广大农村的普通农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像城里人一样去音乐厅欣赏高雅音乐,他们惟一接触音乐的场合就是红白喜事。这些与普通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间艺术家,千百年来不但承担着传统文化的根脉,也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了一代又一代。这样的气候使我对修建青藏铁路的环境更加感同身受,也深刻体会到建设者的艰苦付出,这条修建了几十年的铁路,承载了几代人的付出和希望。”
“如今我们的院团也好,音乐院校也罢,哪怕是民乐演奏者,学的都是西方的那一套技术理论,弹的是狂想曲、协奏曲,而对民间传统、民间乐种知之甚少。这也是我倡议组织这样一个展演的初衷。”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表示,海南省组织这样一个活动,不仅仅是做一次文艺汇演或者展评,而是希望流传于各地的民间音乐形式通过的主导,在继承与发展中存活得更久。铜管乐器的音色特点是雄壮、、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组的共同特点,这是其它类别的乐器所望尘莫及的。
“这次展演中已经能看到一些乐种退化的现象。”田青说,比如江南丝竹本来是“活”的,一起演奏的时候既有默契也有即兴性,二胡加个花,笛子就先等它一下。“可是现在我们这些从学院派教育中成长起来的演奏家都是按着西方古典音乐的要求照谱演奏,个性的东西发挥不出来,就是个大齐奏。民间乐种想要继续发展,就不能乐谱化,不能‘死’了。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葫芦丝演奏的悦耳音乐,葫芦丝都是有一个有共鸣腔的葫芦和三根竹管组合而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