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硅酸盐水泥耐火浇注料,当时称为耐热混凝土,主要用于700℃以下(有时700-1200℃)的热工构筑物,1965--1975年普遍采用铝酸钙水泥和磷酸盐耐火浇注料,当时称为耐火混凝土,使用温度提高到1400-1600℃,在此期间建设了产品生产基地,1976年初建立了产品标准,1976年以后,产品种类迅速增加,质量也逐步提高,}a年代中期又开发
质量好的泵送石膏价格
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应用硅酸盐水泥耐火浇注料,当时称为耐热混凝土,主要用于700℃以下(有时700-1200℃)的热工构筑物,1965--1975年普遍采用铝酸钙水泥和磷酸盐耐火浇注料,当时称为耐火混凝土,使用温度提高到1400-1600℃,在此期间建设了产品生产基地,1976年初建立了产品标准,1976年以后,产品种类迅速增加,质量也逐步提高,}a年代中期又开发了新一代耐火浇注料,包括低水泥、超低水泥和无水泥耐火浇注料,其质量接近国际先水平。

耐火浇注料的浇注,应连续进行。在前层浇注料初凝前,应将次层浇注料浇注完毕;间歇超过初凝时间,应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处理。施工缝宜留在同一排锚固砖的中心线上。耐火浇注料在施工后,应按设计规定的方法养护。养护期间,不得受外力及振动。拆模。不承重模板,应在浇注料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折模而受损坏或变形时,才可拆模。承重模板应在浇注料达到设计强度70%之后,才可拆模。热硬性浇注料应烘烤到温度之后,才可折模。

提高施工质量:在施工前须使工作环境保持干净,施工工具和设备也应保持清洁,以防止污染耐火材料。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施工说明来操作,不可随意施工,这就要求厂方在施工前后,一定要对每个环节进行验收。合理的养护和烘烤:养护能给结合剂一个凝固和硬化时间,获得足够的初期强度。烘烤是为了排除多余的水分,按照标准来养护和烘烤浇注料,在高温下促使烧结进程,进一步提高浇注体的物理性能。

冬季施工,工程对强度增长无特殊要求时,灌浆完毕后部分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保温材料。起始养护温度不应5℃。在负温度条件养护时不得浇水。拆模后水泥基灌浆材料表面温度与温度之差大于20℃时,应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养护。如温度水泥基灌浆材料要求的低施工温度或需要加快强度增长时,可采用人工加热养护养护措施应符合现行《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104的有关规定。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