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中润滑剂作用换热器是集机、泵、阀门、控制仪表于一维的设备。换热机组由板式换热器、立式泵、相连管道、阀门,电控仪表组成。换热器可按不同的用热需要,选择不同型号,润滑剂常常在换热器中使用,因为润滑剂对换热器较为重要。换热器中润滑剂作用?1、清洗效果:换热器可以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去除杂质,并通过过滤器过滤。2、防锈效果:润滑剂还起到隔离的效果,减少空气,水滴、水蒸气、腐蚀性气
蒸汽盘管厂家
换热器中润滑剂作用
换热器是集机、泵、阀门、控制仪表于一维的设备。换热机组由板式换热器、立式泵、相连管道、阀门,电控仪表组成。换热器可按不同的用热需要,选择不同型号,润滑剂常常在换热器中使用,因为润滑剂对换热器较为重要。
换热器中润滑剂作用?
1、清洗效果:换热器可以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去除杂质,并通过过滤器过滤。
2、防锈效果:润滑剂还起到隔离的效果,减少空气,水滴、水蒸气、腐蚀性气体和液体、灰尘、氧化物导致腐蚀。
3、减少摩擦:在换热器摩擦表面添加润滑剂可以降低摩擦系数,从而降低摩擦阻力并节省能源。
4、减少磨损:在换热器中添加润滑剂以减少机械磨损、粘着磨损等磨损。
5、减少成本:在许多情况下,向换热器添加润滑剂使换热器正常工作,维护正常的工作效率,缩短维修所用时间。

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
管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广泛的一种。其结构简单、坚固,制造容易,资料范围广泛,处置能力可以很大,适应性强。但在传热效率、设备的紧凑性、单位传热面积的金属消耗量方面,还稍次于各种板式冷凝器。这种冷凝器通常包括固定管板式、U形管式和浮头式三种。列管式冷凝器主要由外壳、管板又称花板管束、顶盖又称封头等部件构成。
圆形外壳内装入平行管束,管式两端固定在管板上。管子在管板上的固定方法一般采用焊接法或胀管法。装有进口或出口管的顶盖用螺钉与外壳两端法兰相连,顶盖与管板之间构成流体的分配室。 列管冷凝器 进行热交换时,冷却水由顶盖的连接管进入,管内流动,这条路径称为管程;有害蒸气在管束与壳体之间的空隙内流动,这条路径称为壳程;管束的外表积就是传热面积。冷凝回收不论是对饱和蒸气的冷凝还是对含不凝气的冷凝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好在卧式冷凝器的壳程冷凝,因为无论从传热、压力降及清扫方面都比较合理。
具体如下:
1卧式壳程冷凝膜传热系数要比立式管内或管外的膜传热系数高数倍,同时不凝物不会在死角积累起来不易排出。
2冷却水走管内便于清扫水垢。水走管内容易保证有较高的流速,这对降低水垢生成的速度与提高水膜的传热系数都有好处。
3卧式列管式冷凝器使低层管子处于冷却水进口处,而使冷凝液积于底层,以便降低冷凝液的温度。外表冷凝系统中,对冷凝液进一步冷却很重要,如果冷凝系统中的温度较高,一接触空气有机气体就会有大量挥发,一般冷凝液的入口温度要求在60℃或更低。当然也可以增加一个单独的冷却器,不过这样要增加费用。

管板孔直径及允许偏差的规定
管板孔
按图纸要求检查管板孔排列方式,孔中心距、管板孔直径及允许偏差。我公司外购换热器,换热管一般采用GB9948《石油裂解用无缝钢管》。图纸设计为Ⅰ级管束。管板孔中心距,直径及允许偏差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并且不GB151《管壳式换热器》标准中Ⅰ级管束(适用于碳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换热管)管板管孔直径及允许偏差的规定。铜镍合金等材质换热管的换热器管板,我们认为应在设计时对管板孔直径和允许偏差,要比GB151标准中Ⅰ级管束还要严格,以防止换热管与管板连接采用强度胀+密封焊结构时出现过胀现象。或者在设计时,按GB151标准中铜和铜合金换热管的管板孔直径及允许偏差的规定,而不必标注为Ⅰ级管束。检查应抽查不小于60管板中心角区域内的管孔,在这一区域内允许有4%的管孔上偏差比GB151规定的数值大0.15mm,但不应超过5处。
管板
管板如为拼接,拼接对接焊缝应作射线或超声波探伤,合格标准为JB4730,射线不Ⅱ级,超声波不Ⅰ级。并且拼接后管板应作消除应力热处理(不锈钢除外)。复合管板,应按设计图纸和选用,复合板应在热处理后供货、且超声波检测,以保证两种材料复合良好,合格标准为JB4730Ⅰ级。图纸标注复合层厚度应为管板加工后的厚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