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在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出现后,发展迅速。 20世纪90年代末人才(劳务)派遣业务从日本、欧美进入,现已出现了一些规模大、水平高、市场化程度强的企业。
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国内外都存在,但它从来都不是主流的用工方式。美国劳务派遣工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为0.9%,日本为3.4%,英国为2.6%,德国为1.2%,法国为2.1%。从总体上看,即便在市场经
劳务派遣人员
劳务派遣在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美国、欧洲等出现后,发展迅速。 20世纪90年代末人才(劳务)派遣业务从日本、欧美进入,现已出现了一些规模大、水平高、市场化程度强的企业。
劳务派遣用工形式国内外都存在,但它从来都不是主流的用工方式。美国劳务派遣工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为0.9%,日本为3.4%,英国为2.6%,德国为1.2%,法国为2.1%。从总体上看,即便在市场经济发达,劳务派遣比例平均为3%左右,一般也不会超过5%。而总工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一些具有垄断性质的大型央企和事业单位,甚至有走2/3的员工都属于劳务派遣。金融、邮政、电信、电力、石油等大型国有企业劳务派遣用工比例占职工总数的1/3以上。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劳务外包也叫BPO业务流程外包,是指企业将业务流程中的部分或全部非核心流程,或是非核心的、辅助性的季节性的、不定期生产的生产环节或生产线外包给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商。
1---劳务外包目的
以达到将企业从非核心业务解放出来,集合资源到核心业务中,提高客户流程自动化、节约成本的目的。
2---劳务外包原理
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双方签订合同,由承包单位负责生产线(业务线)承包服务,包括但不限于生产线(业务线)任务中涉及的在线管理、管理、人员管理,并以保质保量的任务完成结果为导向,而发包方只须对整个服务过程和结果进行考核并结算。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都是以人力资源“灵活用工”为内核。
但两者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仅涉及到宏观层面上的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权限等,还涉及到微观层面的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权益等。

在与劳务外包服务供应商签订合同前,企业还需要确认外包单位的经营范围和是否具有相应的服务资质。例如,人事外包,要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项目外包,企业营业执照上必须包含经营范围,尽量避免将项目发包给不具有相应经营范围或服务资质的外包公司。
除了上面提到的经营范围与服务资质,企业还要注意劳务外包单位的信誉度与综合实力,从而保障企业自身的信誉和口碑。同时,选择单一还是几家劳务外包单位也需要考虑,两者各有利弊:单一的比较便于管理,但易形成垄断,对于服务质量也没有可比性;多家的可以分散风险,并互相制约、对比,不过要选择一家还是多家外包单位要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劳务外包单位与企业是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也是一种合作关系,双方应在企业文化方面进行很好的融合,形成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合作理念,让业务流程更优化,使双方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前进的合力,实现双赢。

加强对劳务派遣的劳动保障监察,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务派遣的劳动保障监察对象包括派遣公司、使用派遣人员单位(包括家庭)。针对家政服务点多面广现有的劳动保护监察力量手段不够的情况,可考虑通过对派遣公司的专管员、督导员进行劳动法律政策培训,使其持证上岗的方式,让其担当一部分监督职能,以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