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配制抗渗混凝土的技术目标是减少混凝土中的毛细管通道、孔隙、微裂缝等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达到抗渗等级要求。抗渗混凝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主要是满足抗渗要求,因此,抗渗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满足设计抗渗等级的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
(1)宜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3.0%,泥块含量不超过1.0%。
(3)粗
膨胀剂厂家
通常配制抗渗混凝土的技术目标是减少混凝土中的毛细管通道、孔隙、微裂缝等缺陷,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达到抗渗等级要求。抗渗混凝土除满足强度要求外,主要是满足抗渗要求,因此,抗渗混凝土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满足设计抗渗等级的要求。采取的技术措施:
(1)宜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普通硅酸盐水泥;
(2)细骨料宜采用中砂,含泥量不超过3.0%,泥块含量不超过1.0%。
(3)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得大于1%,泥块含量不得大于0.5%。
(4)宜掺用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粉煤灰采用F类,并不应II级。
(5)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现场管理,强化施工工人的质量意识,特别是振动棒操作人员,不能过振也不能漏振,防止麻面和蜂窝现象出现。
(6)加强混凝土结构后期养护,特别是双掺掺合料的更是要加强保温保湿养护。
我国是水泥外加剂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水泥外加剂行业在国内已形成规模产业,年产值超过300亿元,随着环保和节能要求的提高,预计未来三年,行业年产值将超过600亿元。“十三五”是我国建材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转折性发展的重要阶段。2019年11月6日,发改委正式修订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其中“水泥外加剂开发与应用”新增进入了鼓励类指导目录,标志水泥外加剂行业将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进行混凝土膨胀剂的研究。1974年,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的游宝坤、邓慎操和陈全行等研制成功类似日本CSA的硫铝酸钙膨胀剂,与日本电融法的区别是,采用回转窑烧结法制成CSA熟料,粉磨至比表面积为200~300㎡/㎏制成膨胀剂。
1979年,安徽省建筑科研院金树青、刘莉芳等在明矾石膨胀水泥基础上,研制成功明矾石膨胀剂(EA-L)。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