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优点
与传统的混凝土叠合板相比,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1)预制底板上设置了混凝土纵向肋,纵向肋提高了预制底板的刚度和承载力,能满足预制底板在吊装、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受力要求。并且,在相同张拉预应力作用下,相对于预制混凝土薄平板来说,纵向肋可以明显减小预制底板的反拱值。
(2)预制带肋底板的纵向肋上预留有横向通
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
3.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优点
与传统的混凝土叠合板相比,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1)预制底板上设置了混凝土纵向肋,纵向肋提高了预制底板的刚度和承载力,能满足预制底板在吊装、运输和施工过程中的受力要求。并且,在相同张拉预应力作用下,相对于预制混凝土薄平板来说,纵向肋可以明显减小预制底板的反拱值。
(2)预制带肋底板的纵向肋上预留有横向通孔,浇筑叠合层时,叠合层混凝土可以流入横向通孔洞内,待孔洞内混凝土凝结硬化后,其可以起到“销栓”作用,让预制带肋底板和叠合层混凝土牢牢粘结在一起。同时,在纵向肋孔洞中穿插横向钢筋即可实现此种叠合板板底的双向配筋。在叠合板的正常使用阶段,预制带肋底板内预应力钢筋和预留孔中穿插的非预应力钢筋将协同受力,使板具有良好的双向受力性能。
(3)预应力钢丝伸出预制底板端部成为胡子筋,胡子筋可以加强预制底板与叠合层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和锚固作用,提高了这种叠合板的整体性能和受力性能。
(4)施工时,在预制底板之间的拼缝位置放置了折线形钢筋,这样可以明显的解决拼缝处的开裂问题,提高了叠合板的整体性能和抗裂性能。
(5)在此种叠合板施工过程中,无需铺设底模板,这样可以节约大量模板。与此同时,因为预制底板和现浇叠合层之间具有很好的粘结与嵌固性能,施工时只需要设置少量临时支撑即可,这样便可节约大量支撑。所以,使用此种叠合板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加快施工速度,缩短施工工期,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6)带肋底板先由工厂预制生产,这样能有效保障其肋高、开孔位置和大小等参数。现浇叠合层混凝土高度必须超过肋的面,这样更容易保证楼板的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同时横向穿孔钢筋也可以方便定位,因此施工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7)使用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经济效果十分明显,楼板造价比起整浇楼板降低约10%~30%,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钢筋混凝土叠合板,该叠合板由板底钢筋,弯起钢筋,限位器和预制层组成,其特点是限位器呈"工"字型,由上限面,下限面,和位于上限面,下限面之间的连接体组成,限位器的下限面位于预制层中,弯起钢筋一半设置在预制层中.该叠合板充分利用了材料的功能,保证了叠合板预制和现浇的接合面共同受力,提高了叠合板支座附近抗剪性能.

通过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叠合板抗裂性及裂缝发展规律、挠度、承载力等结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荷载作用下试件均未开裂,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挠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其开裂弯矩、极限承载力、挠度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进行计算。通过进行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受弯性能试验,研究了叠合板抗裂性及裂缝发展规律、挠度、承载力等结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标准荷载作用下试件均未开裂,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挠度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其开裂弯矩、极限承载力、挠度可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进行计算。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