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慧扬尘监测设备
一、质量管理人员少监管力不从心
工程监管存在点多面广、监管人员数量严重匮乏的现象。目前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监管的手段基本上采取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抽查、抽测、验收的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耗时耗力的缺点。
二、环境恶劣监管手段单一管理效率低下
现场使用人工方法进行肉眼观察检查,质量安全监管存在自然环境恶劣、效率低下的问题。
扬尘在线监测平台
中科慧扬尘监测设备
一、质量管理人员少监管力不从心
工程监管存在点多面广、监管人员数量严重匮乏的现象。目前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监管的手段基本上采取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抽查、抽测、验收的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耗时耗力的缺点。
二、环境恶劣监管手段单一管理效率低下
现场使用人工方法进行肉眼观察检查,质量安全监管存在自然环境恶劣、效率低下的问题。
三、实时、多级管理难以实现,可追溯性差
现有的管理手段、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实时掌控工地现场质量安全与扬尘污染情况。监督管理工作复杂,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常常无法客观公正反应现场扬尘的实际情况,可追溯性
差。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实现环境大气中空气质量、噪声、风速、风向、温湿度、PM2.5、PM10等环境参数实时监测,通过多维信息获取与处理实现环境相关的监管。同时通过去物联网技术解决视频与监测数据不统一的问题,将监测数据与视频很好的融合到一起。
系统组成
环境监测系统主要由扬尘监测单元、噪声监测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数据传输单元、LED 屏显示单元、太阳能供电单元、视频字符叠加单元组成,实现工地环境参数的监测、展示、数据上传、视频叠加功能,对接监测平台,从而实现工地环境参数的 24 小时监管;
1. 扬尘监测单元:
对扬尘进行连续自动监测,扬尘每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并实时上传至服务器供后台程序统计和分析。扬尘监测包括 PM10 和 PM2.5 两个参数,并同时实时上传至数据中心和监控平台;
2. 数据采集处理单元:
该单元是整套系统的,对所收取的监测数据进行判别、检查和存储;对采集的监测数据按照统计要求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上报至云平台,并控制参数的本地化显示,实现环境参数与视频监控画面的融合;
3. LED 屏显示单元:
实时监测数据现场显示,给施工单位、城市居民以警示作用;供施工单位和城市居民自
查、自控提供数据支撑;达到噪声扬尘超标及时控制降低功能,
4. 数据展示平台: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的监测数据不仅可以上报至各级的数据云平台,更能与现场的监控视频相融合,将现场的环境参数以字符形式显示在视频监控画面上,实现本地环境参数与本地视频的融合,将环境参数以字符形式叠加显示在摄像机的视频画面上,并能随视频一起存储,防篡改,只要能够调场的视频,环境参数即可展示在视频监控画面上。
2020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持续明显改善,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进入“30+”,地表水考核劣Ⅴ类断面全部消除,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污染防治取得决定性成就。在此基础上,2月23日,北京市印发实施了《北京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2021年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21〕3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年是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巩固污染防治阶段性成效,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十二届十五次、十六次全会精神,结合“十四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求,市印发实施行动计划,具体包括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
聚焦重点谋突破,推进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
行动计划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延伸深度、拓展广度,统筹推进“三个协同”,即PM2.5和臭氧(O3)污染治理相协同、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相协同、本地治污和区域共治相
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协同控制PM2.5和O3污染,尽大努力巩固改善空气质量,PM2.5浓度、重污染天数力争继续下降。源头管控,加快推进新一轮胶黏剂、车辆涂料、油墨等领域低VOCs含量产品源头替代,加强油量监管。深度治理,针对重点行业开展VOCs全过程管控,石化行业VOCs减排10%,推进汽修等生产生活领域VOCs治理。夯实基础,完善VOCs高密度监测网,实现精准溯源治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