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俑博物馆秦始皇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重点的保护单位。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俑坑。 一号坑,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
天津中老年旅行社
秦始皇俑博物馆
秦始皇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重点的保护单位。
1974年,在秦始皇帝陵东发现三个大型陪葬的俑坑,并相继进行发掘和建馆保护。三个坑成品字形,总面积22780平方米,坑内置放与真人马一般大小的陶俑陶马共约7400余件。三个坑分别定名为一、二、三号俑坑。 一号坑,坑深5米,面积14260平方米,坑内有6000余陶人陶马,井然有序地排列成环形方阵。坑东端有三列横排武士俑,手执类远射,似为前锋,其后是6000铠甲俑组成的主体,手执矛、戈戟等长,同35乘驷马战车在11个过洞里排列成38路纵队。南北两翼的后卫。

西安城墙,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
西安城墙又称西安明城墙,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的基础上建成的。之后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2004年初,西安市含光门段城墙道路工程施工,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受有关部门委托,配合工程,对该处暴露的城墙断面展开考古调查,认定它结构复杂,时间跨度从隋唐至现代,历经五次大的修筑而成,十分具有历史价值。

云天石廊、火烟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场
在距永泰县城10多公里的岭路乡,因山峰平地拔起,矗立青云而得名。景区面积47平方公里,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7座,高海拔1130米。山高林茂,云雾飘缈,岩奇洞怪泉碧。动植物资源丰富,有珍稀植物――桫椤和羚羊、猕猴等。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天石廊、火烟瀑布、十八重溪石林、藤山草场、天池和状元洞、洞等。
云天石廊在青云峰近山顶处,又称“登天廊”,因软硬岩层受风化的差异,形成一层层长条形通道。石廊共4层,累计长度约300多米,人行其中,惊而不险。藤山周围几个山头,坡度平坦,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号称“万亩草场”,是理想的避暑游览胜地。藤山顶部有一口古火山爆发形成的天池,呈弯椭圆形,周长约400米,面积12亩左右,丰水时平均水深1.5米。池内碧波荡漾,池旁绿草如茵,周围还有不少火山喷出物如火山弹等。在乌后村附近的乌后天池面积约6亩,也是古火山口积水成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