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光学玻璃表面的化学稳定性
提高光学玻璃表面的化学稳定性,利用化学镀膜或真空镀膜方法,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憎水膜,以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增强玻璃的抗腐蚀能力,减少起雾,为了减轻水性雾对观察的影响,也可采用亲水材料,镀上一层透明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伪亲水膜,使水雾能全部散开,均匀的分散在膜层中,不影响观察,当大气干燥时,膜层中的水分自然地挥发到大气中。光学仪器一旦生霉起雾,就造成了
测量仪器销售
提高光学玻璃表面的化学稳定性
提高光学玻璃表面的化学稳定性,利用化学镀膜或真空镀膜方法,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憎水膜,以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增强玻璃的抗腐蚀能力,减少起雾,为了减轻水性雾对观察的影响,也可采用亲水材料,镀上一层透明的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能伪亲水膜,使水雾能全部散开,均匀的分散在膜层中,不影响观察,当大气干燥时,膜层中的水分自然地挥发到大气中。光学仪器一旦生霉起雾,就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且给修理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因此,要以防为主,从仪器设计、制造开始就注意搞好防霉防雾,仪器库存和使用中加强维护保养,是做好防霉防雾工作重要保证。而如果仪器已经生霉起雾,就应及时处理,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17世纪末气压计和温度计与刻度标尺、指针和其他配件配合安装在
17世纪末
气压计和温度计与刻度标尺、指针和其他配件配合安装在一起,成为仪器大家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仪器制造贸易中的重要部分。
18世纪初
由于科学研究和科学课堂的需求,制造者们开始设计和生产标准的仪器和配件;仪表工匠与其它制造者联合起来,制造了光学、气动、磁力和电力等方面的仪器,从此将仪器与仪表正式结合起来,使仪器仪表融为一体,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一种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引起了18世纪的工业革命,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公元1800年
英国的特里维西克设计了可安装在较大车体上的高压蒸汽机,这是机车的雏型。
公元1820年
自从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做了六十多个实验,考察电流对磁针作用的强弱、电流对磁针的影响;并在1820年7月21日发表了题为《关于磁针上电流碰撞的实验》的,向科学界宣布了电流的磁效应,揭开了电磁学的序幕,标志着电磁学时代的到来。
高等水准点配合水准测量
高等水准点配合水准测量时,同普通水准点测量操作基本相同,形成水准网,即由高等水准点组成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详细记载在《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
高程控制测量一般规定:
首级高程控制网:布设成环形网,加密网则应布设成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其等级依据工程规模、控制网的用途和精度要求合理选择。
高程系统:采用 1985 高程基准。已有的地区,可沿用原有的高程系统;小测区联测有困难时,也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 1~3km,工业厂区、城镇建筑区宜小于 1km。一个测区及周围至少应有 3 个高程控制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