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属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地中海沿岸,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植物油料资源。油莎豆自1960年引入我国,近年来种植规模和加工量逐年增加,年产量约为30000t。现有的油莎豆油的提取方法包括榨取法、溶剂浸出法与超临界萃取法。
浸提法提取油莎豆油,存在生产设备及操作要求较为严格,提取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和污染环境等问题。超临界萃取法制取油脂不破坏油脂中的原有
油莎豆 油精炼设备价格
油莎豆属莎草科、莎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非洲地中海沿岸,是一种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植物油料资源。油莎豆自1960年引入我国,近年来种植规模和加工量逐年增加,年产量约为30000t。现有的油莎豆油的提取方法包括榨取法、溶剂浸出法与超临界萃取法。
浸提法提取油莎豆油,存在生产设备及操作要求较为严格,提取过程存在安全隐患和污染环境等问题。超临界萃取法制取油脂不破坏油脂中的原有成分,但其制取成本过高。综合国内小品种油加工产业,及目标市场的需求,中瑞厂家建议用户投资油莎豆压榨油生产线。
油沙豆又名油沙草,原产于非洲东北部,素有“地下核桃”的美称,近几年在湖北黄冈地区发展规模较大。油沙豆为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油料作物,须根系,叶片窄长坚硬,表面有角质层,叶片平均长度70厘米,长的在90厘米以上,叶宽0.5厘米。油沙豆地上长禾,地下结果,分生力很强,每窝播1~2粒种(小粒播2粒),可分生有效苗40~60株,每株结果实2~3粒,亩产量一般500公斤,低产量300公斤,高产可在500公斤以上。油沙豆适应土壤适应性广,但以沙土、泥土、黑土和黄绵土为合适。早茬在清明及立夏期间播种,其方法是挖明窝点播,窝距26厘米~33厘米,远不能超过33厘米,每亩确保600窝左右,亩用种量10公斤左右。因油沙豆分蘖力特别强,要求将种子撒于窝内呈散开状态,不能聚在一起。播种前的种子也可作催芽处理,具体方法是将种子放入清水中浸6~12小时,待种子呈饱满状态后捞出摊晾于透气的容器内,如竹筛等。每天洒清水3~5次,使其保持湿润而不积水,盛种的容器应放于温暖的地方,气候遇冷时适当加温,待有1/3的种子发芽时就可播种。
那么,怎样才能使榨油机保持一个稳定的工作状态,并且提高榨油机的出油率呢?想提高出油率其实很简单,就是要做好料胚的预处理这道工序。预处理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榨油机正常工作和出油率。不同的油料要求预处理的工序也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清理,加工的油料一般都含有一定的杂质,如果不能仔细清选则会加速榨油机内部机件的磨损,降低榨油机出油率,严重的会造成榨油机损坏。
2.剥壳,对于有些带壳的油料,应当先剥去外壳再进行压榨,这样可以节省效率,提高生产力和出油率。
3.破碎,某些油料可以整料入榨,但是经过破碎或轧胚后,出油率会明显得到提高。
4.蒸炒,蒸炒是提高出油率的重要环节,即使将油料行润湿处理,然后经炒锅干燥,再进行压榨
亚麻籽中含有高达56%的α-亚麻酸,在我国主要用作压榨亚麻籽油食用,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重要物质DHA(脑黄金)和EPA(血管清道夫),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必需脂肪酸,逐渐被我国大众知晓和食用。
想要完好保留到亚麻籽中含有的这些有益营养素达到养生的效果,亚麻籽油的提取是重中之重,从原料的挑选到压榨的工艺以及食用的方法,都需要一层层把关。其中压榨工艺受大众关注,使用亚麻籽榨油机自己榨油成为大家的,但其杂多,要如何挑选呢?
现在市场上的亚麻籽榨油机分为自带炒锅和采用系统进行预热两种。
冷榨是在油料进行压榨前不经炒锅炒熟只需预热三分钟即可进行压榨,具有特性,避免了传统高温榨油加工产生的不利影响,不仅保留了油料的天然风味和色泽,还完整保存了油中的生理活性物质(α-亚麻酸、木酚素、膳食纤维等 )
热榨是在榨油前先将油料经过清选、破碎后再进行高温加热处理,日常生活中食用的植物油大多是热榨油,热榨出油率高,却破坏了油料细胞、使蛋白质变性、降低了油脂粘度。
亚麻籽油的压榨工艺之所以受大家的关注,主要是因为亚麻籽油更大特点是不耐高温,而如今市场上售卖的成品亚麻籽油大多为高温批量压榨而成,亚麻籽中对人体的有益成分早在高温中分解丧失,不存在营养价值。
榨油机的好坏有一部分取决于出油率的高低,一个好的榨油机可以将料的含油量得到更大利用而非浪费。
机身的稳定性
这个应该是大家较为关心的一个问题,谁都不希望机子买回家用几天就出现卡顿等现象,整个机身的稳定性就取决于榨油机的轴机芯,机芯材质好的榨油机省掉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噪音与能耗
这点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噪音太大是很令人心烦的;在挑选时,务必要当场试用,弄清楚使用时的噪音和能耗问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