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又称污泥脱水,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污泥浓缩后,用物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便于污泥的运送、堆积、利用或作进一步处理。脱水(干化)有自然蒸发法和机械脱水法两种。习惯上称机械脱水法为污泥脱水,称自然蒸发法为污泥干化。≤10%含水率减量80%以上具有强大的干化减量能力,干泥含水率≤10%-50%可调,减量高达80
薄膜干化系统流程
污泥干化又称污泥脱水,是指通过渗滤或蒸发等作用,从污泥中去除大部分含水量的过程,一般指采用污泥干化场(床)等自蒸发设施。污泥浓缩后,用物理方法进一步降低污泥的含水率,便于污泥的运送、堆积、利用或作进一步处理。脱水(干化)有自然蒸发法和机械脱水法两种。习惯上称机械脱水法为污泥脱水,称自然蒸发法为污泥干化。≤10%含水率减量80%以上具有强大的干化减量能力,干泥含水率≤10%-50%可调,减量高达80%以上,颠覆传统干化方式存在的干泥含水率高、减量能力弱的技术瓶颈。方法虽异,但都是进一步降低污泥含水率的措施。
土地利用为主的好氧发酵技术路线
好氧堆肥是在有氧情况下,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将污泥转变为肥料的过程。其中有机物料代谢为二氧化碳、水和热。
好氧堆肥的优点包括:
1、发酵,稳定化时间相对短;2、臭味少,实现灭菌;3、含水率可降到40%;4、污泥成品主要用于修复盐碱地、城市绿化、垃圾场覆盖以及建筑等方面用土;5、并衍生出蚯蚓生物堆肥等来强化堆肥效果,比如兴蓉环境和绿山的合作。
堆肥的难点主要包括:
1、能量净支出,通风能耗费用占比80%;2、需对好氧堆肥运行的不同阶段的合理通风量加强研究;3、缺少C/N 等控制因素的理论研究,致使存在调理添加剂使用过多的情况。
污泥经发酵后转化为腐殖质,可限制性农用、园林绿化或改良土壤,从而实现污泥中有机质及营养元素的利用,设备投资少、运行管理方便。但占地面积大、发酵产品存在重金属污染等缺点使得好氧发酵技术在我国较难发展。
目前污泥好氧发酵工程可采用、、稳定、集约化的设计、运营模式,可实现占地面积的大幅缩小;此外,研究表明我国城市生活污泥的重金属超标比例约5%,污染风险较小,不应该成为限制污泥发酵产品土地利用的主要障碍。
因此,在《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理技术指南(试行)》中,“好氧发酵+土地利用”也被列为推荐技术路线。该技术在相对欠发达地区,应用前景较大
国内固体废物现状
国内固体废物现状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固体废物总量呈爆发式增长,其中尤以生活固体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的堆存量增长显著,曾造成“固废围城”的困境。固体废物的产量日益增多,种类愈加复杂,污染事件逐年增加,资源浪费严重,已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
目前我国平均每人每天产生0.9~1.2kg垃圾,而且每年以9%的速度增长,我国主要城市年产生活垃圾1.9亿t惊人,已成为破坏环境、危害公众身心健康的重要污染源。而在填埋场所产生的气体中较多的就是,如果在没有采取适当的措施时有可能会引起和燃烧。据我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统计,仅2015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19.1亿t,较2005年激增5.8亿t,综合利用率
不足62%,还处于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阶段[5]。为实现固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解决当前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研究合适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已迫在眉睫。
一体化泵站筒体制作工艺
内村的制备
内衬兼有骨架与气密作用,是成品的一部分。设计内衬时要注意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内村层的厚度大于3mm(见表1),树脂含量大于80%,采用耐腐蚀性良好的表面毡、短切毡和布经手糊制作即可。其制作工艺流程大体如下:
罐体封头模具制作→模具→手糊玻璃纤维制品→固化后脱模→胶接管口→胶接封头→空太试验→打磨、修补→合格内衬.对于内衬的成型,采用两段式即封尾与简体一体式和封头两段连接。这样比封尾、简体、封头三段组合式更易制出合格内衬又能提高生产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