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要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5000mg/l;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去除BOD5时,取5~8天,当要求硝化反应时取10~3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36、48h,根据对处理水水质要求而定;BOD—SS负荷(Ns)为0.03~0.07kgBOD/(kgMLSS.d);BOD容积负荷(Nv)为0.1~0.2 kgBOD/(m3.d);污泥回流比为50~150%;混合
集装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销售
设计要点: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5000mg/l;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去除BOD5时,取5~8天,当要求硝化反应时取10~30天;水力停留时间为20、24、36、48h,根据对处理水水质要求而定;BOD—SS负荷(Ns)为0.03~0.07kgBOD/(kgMLSS.d);BOD容积负荷(Nv)为0.1~0.2 kgBOD/(m3.d);污泥回流比为50~150%;混合液在渠内的流速为0.4~0.5m/s;沟底流速为0.3 m/s。MBR(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的工作原理首先通过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然后采用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
二、工作原理
CAST整个工艺在一个反应器中完成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泥水分离过程。我公司研发的新型好氧内循环反应器将强制内循环、三相分离器、生物膜过滤技术融为一体,污水经内循环反应器处理后,经三相分离器分离再进入滤料层,经生物膜过滤后出水。反应器分为三个区,即生物选择区、兼氧区和主反应区(好氧区),各区容积比为1:1:4,总停留时间18h。生物选择池的设置保证了活性污泥不断地在选择池中经历一个高负荷阶段,有利于系统中絮凝性细1菌的生长。有效抑制丝状菌的生长与繁殖,防止发生污泥膨胀。
TYNSBR工艺
一、简述
TYNSBR为SBR与HCR技术工艺、工序结合与改进的成果。由卧式变为立式,水头损失减少,出水量更接近理想水量,出水效果也有较大提升。工序上为间歇曝气、沉淀,同时进、出水;各种反应协同运行,不产生剩余污泥,污泥零排放。。
二、工艺原理
同时进出水,利用进水压力将上层清水排出设备,此阶段为缺氧阶段,进行着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与分解,含氮化合物的分解与生成,磷的释放等反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