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电碳粉加入到聚合物中为例,只有大量的碳粉添加才能达到抗静电效果,结果整个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以牺牲材料的机械性能为代价来提高抗静电效果是不可取的,大量导电材料的加入也导致产品成本的剧增。
利用此抗静电剂加入到聚合物里面并进行拉丝测量其表面电阻为104,首先抗静电处理后的母粒可以进行拉丝加工,证明可加工性非常好,因为拉丝用的的级别常常远高于注塑用,否则喷丝
PU胶抗静电剂厂商
以导电碳粉加入到聚合物中为例,只有大量的碳粉添加才能达到抗静电效果,结果整个聚合物的机械性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以牺牲材料的机械性能为代价来提高抗静电效果是不可取的,大量导电材料的加入也导致产品成本的剧增。
利用此抗静电剂加入到聚合物里面并进行拉丝测量其表面电阻为104,首先抗静电处理后的母粒可以进行拉丝加工,证明可加工性非常好,因为拉丝用的的级别常常远高于注塑用,否则喷丝过程中常常容易引起堵塞。添加量在5%的时候,其表面电阻达到104,这样效果是令人吃惊的。首先按照我国传统的分类导静电型、静电耗散型、抗静电型。研究表明,永性抗静电剂以层状结构或筋状形态主要均匀细微地分布在制品表面,形成网状“导电通道”,而中心部分较少且主要以颗粒状存在。 分别是10的4-6次方、6-9次方、9-11次方,本产品完全是一种导静电型材料。其次因为5%的添加量按照传统理论导电材料很难在塑料基体中形成连续相,但抗静电效果如此,这种现象是传统的抗静电原理是无法说明的,因此只能用隧道效应理论加以解释。
通用型抗静电剂
产品特点:由阳离子与非离子複配而成,由于协同效应的作用 ,使其既具有阳离子抗静电剂抗静电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优点,又具有非离子抗静电剂稳定性好 、长效的特性;
应用性能:通过涂布、喷涂或浸渍等方法使之附著在高分子材料表面,经过室温或热空气干燥而形成抗静电涂层,具有适用于各种各样材料表面,抗静电效果出色,通用性强是其主要特点。
评价抗静电剂效果的测试方法有两个:表面电阻(率)法和静电衰变法;这两种方法都在广泛地使用。
根据ASTMD257—78的定义,材料的表面电阻率是电势梯度与材料表面单位宽度上通过的电流之比,它原则上与试样的几何形状有关。将两个电极放置于塑料样品表面的同一侧,并给电极通过直流电;测量通过试样的电流,并计算电阻;然后把表面电阻率的测量结果用欧姆表示出来。大多数合成纤维由于它们的晶体结构、表面特性使其在纺织加工生产和服装穿用过程。
根据联邦测试方法4046的定义,静电衰变是指感应电荷的放电速度。将试样(通常是薄板或薄膜)置于两个电极之间,电极与样品表面的距离为数毫米。一个电极接连于电源,另一个电极连接于电流表和记录器,由一个电极在样品表面上感应的电荷所引起的电场变化由另一个电极测量。另一方面,抗静电剂还可润滑材料表面、降低摩擦系数,从而抑制和减少静电荷的产生[1]。抗静电样品将表现出感应电荷的衰变。衰变半衰期(以秒计)便是电荷由其值衰减一半所需的时间。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