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滤池具有以下特征:
(1)用粒状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
(2)区别于一般生物滤池及生物滤塔,在去除BOD、氨氮时需进行曝气。
(3)高水力负荷、高容积负荷及高的生物膜活性。
(4)具有生物氧化降解和截留SS的双重功能,生物处理单元之后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
(5)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清洗滤池中截留的SS以及更新生物膜。
污水生物滤池安装
生物滤池具有以下特征:
(1)用粒状填料作为生物载体,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等。
(2)区别于一般生物滤池及生物滤塔,在去除BOD、氨氮时需进行曝气。
(3)高水力负荷、高容积负荷及高的生物膜活性。
(4)具有生物氧化降解和截留SS的双重功能,生物处理单元之后不需再设二次沉淀池。
(5)需定期进行反冲洗,清洗滤池中截留的SS以及更新生物膜。

滤料粒径较大、自然通风供氧、且进水BOD容积负荷较低(通常不大于0.4kg/(m3·d))的一种生物滤池。又称普通生物滤池或滴滤池。 在低负荷生物滤池的基础上,通过限制进水BOD含量并采取处理出水回流等技术获得较高的滤速,将BOD容积负荷提高6~8倍,同时确保BOD去除率不发生显著下降的一种生物滤池。构筑物呈塔式,塔内分层布设轻质滤料(填料),污(废)水由上往下喷淋过程中,与滤料上生物膜及自下向动的空气充分接触,使污(废)水获得净化的一种生物滤池。 由接触氧化和过滤相结合的一种生物滤池,采用人工曝气、间歇性反冲洗等措施,主要完成有机污染物和悬浮物的去除。生物滤池中微生物固着栖息、繁殖生长,并对污(废)水中的悬浮物具有物理截留过滤作用的载体。
什么是生物滤池法?
生物滤池法是把收集的臭气先经过加湿处理,再通过长满微生物的、湿润多孔的生物滤层,臭气物质被填料吸收,然后被微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其他无机物,从而达到除臭目的。生物滤池法工艺流程为:臭气收集"风管输送"抽风机"预洗池加湿"生物滤池"排气。
生物滤池填料可采用纤维性泥炭、多孔的陶粒、聚乙烯醇纤维、海绵、干树皮、干草、木渣、贝壳等,在欧洲污水处理厂除臭常采用干树皮、干木渣或贝壳等作为生物滤池填料。
臭气收集系统
由于土建先建,故在厌氧池池顶加设轻钢结构臭气收集罩,同时由于厌氧池池内设有潜水搅拌器,为便于潜水搅拌器起吊,收集网罩净高。为了避免空气短流,将网罩进风口设在网罩一侧,进风口采用百页进风kou,臭气收集口设在收集罩另一侧。
臭气处理系统
生物滤池为模块拼装式,外壳采用有机玻璃钢制作。滤池结构由下往上依次为配气空间、填料支撑板、填料,填料为有机混合物(主要成分为木渣、树皮),填料支撑板采用具有良好通透性的塑料网格板。
生物滤池除臭原理
生物滤池是一种利用生物滤料的吸附/吸收特性及微生物的生理活性去除有害气体的处理技术,可有效去除低浓度的臭气及VOCs,但是对高浓度及高亨利常数气体的去除效果欠佳。滤池运行初期和重启过渡期的稳定性与滤料的吸附能力有关,而滤池的长期运行则主要取决于生物化学作用。
对VOCs的去除
生物滤池对VOCs的吸附和吸收作用在初始的1~48h内即可达到平衡,此后生物降解起主导作用。噬氨副球菌可有效降解有机胺类化合物,脱氮副球菌对含硫化合物及三类化合物的去除效果较佳。假单胞菌属、硫属、生丝微菌属、噬菌属的菌类均可降解DMS。噬菌属(p一变形菌门)、生丝微菌属、慢生根瘤菌属(d一变形菌门)的菌类可有效降解。
当生物滤池同时去除多种气体时,气体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去除效果。NOF可作为好氧微生物降解VOCs的电子受体,从而促进VOCs的降解;参与硫酸盐反应,平衡pH值。硫化物对硝化及VOCs的去除过程均有抑制作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