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备铝合金及复合材料常用的方法制备铝合金及复合材料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熔铸法(IM)和粉末冶金法(PM)。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就发现,基于 IM 工艺,如提高纯度、调整成分、改变热处理规范等方法,研制新的铝基材料所获得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小。而采用PM工艺不仅可以避免材料成分偏析,而且还能提高固溶度,获得一些用 IM 工艺不能制取的铝合金,并且能够细化组织,改善其形态及分布特
天津粉末涂料厂家
制备铝合金及复合材料常用的方法
制备铝合金及复合材料常用的方法,主要有熔铸法(IM)和粉末冶金法(PM)。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就发现,基于 IM 工艺,如提高纯度、调整成分、改变热处理规范等方法,研制新的铝基材料所获得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小。而采用PM工艺不仅可以避免材料成分偏析,而且还能提高固溶度,获得一些用 IM 工艺不能制取的铝合金,并且能够细化组织,改善其形态及分布特征。与成分相似的采用IM制备的铝合金相比,PM 制备的铝合金具有更优异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能,因此粉末冶金法已成为制备铝合金及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之一。粉末冶金铝合金及复合材料的制备流程,大致可分为粉体制备、成形固结及后续处理三个环节。

气体雾化法制备的主要缺点
采用凝固工艺后,由于制粉过程中合金元素的固溶度增加,即使突破主合金元素总含量12%~13% 的界限进行新型合金的成分设计,也不会出现大量的粗大一次析出相,同时组织明显细化,有利于在终的合金中形成更高体积分数的时效强化相及细晶组织,使材料的终性能大幅度提高,其中极限抗拉强度可从 600 MPa提高到 800 MPa以上。但气体雾化法制备的主要缺点是粉末粒径分布区间较宽,细粉收得率比较低。通常获得的粒径尺寸分布在1~200 μm之间,其中大部分粉末粒径处于45~100 μm 之间,粒径在10 μm以下的微细粉末仅占总产量的 1%左右。这种微细粉末不仅分离和收集比较困难,而且难以根据需求而调整产量。气体雾化通常需要进行表面防护处理。

粉末粒子与空气的混合物流
粉末粒子与空气的混合物流经磨擦枪后,借气流压力在枪口喷出。带电粉末粒子就形成空间电场,其电场强度决定于空间电荷密度和电场的几何形状,即决定于粉末粒子带电量、粉末在气粉混合物中占的比例以及喷枪的喷射图形。由喷枪喷出的气粉混合物,由于气压降低和同种电荷的抗斥力,气粉混合物体积逐渐增大,电荷密度下降,电场减弱。磨擦枪的电场在枪口处较强,由枪口到工件电场逐渐减弱。电场减弱的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粉末受力方向与气流方向相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