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垂钓
两山峡谷钓沟缝,山岗、山脚钓凸出
水库的四周,常有相邻的两座山包或山脖同时伸向水域,形成一道夹沟,其延伸到水中的部分,便是很理想的钓点,将竿打在这里,准能丰收。夹沟处非常容易滞留腐殖物,滋生出大量微生物,同时又是下雨的流水口——雨水顺着山脖往下流,带来新鲜的氧气和昆爬虫、籽实、碎屑等鱼儿喜吃的美味佳肴。长期的雨水本来已经使鱼儿不适应环境了,突然
春季钓鱼技巧
水库垂钓
两山峡谷钓沟缝,山岗、山脚钓凸出
水库的四周,常有相邻的两座山包或山脖同时伸向水域,形成一道夹沟,其延伸到水中的部分,便是很理想的钓点,将竿打在这里,准能丰收。夹沟处非常容易滞留腐殖物,滋生出大量微生物,同时又是下雨的流水口——雨水顺着山脖往下流,带来新鲜的氧气和昆爬虫、籽实、碎屑等鱼儿喜吃的美味佳肴。长期的雨水本来已经使鱼儿不适应环境了,突然转晴后,夏天的阳光比较强烈,使水面迅速升温,但是中下层水体温度偏低,较大的温差更使鱼不适应水体环境,觅食就很不积极,它们一般会游到水体上层栖息,是很难钓到的。既有丰富的食物,又有隐蔽的环境,鱼儿自然乐于集聚、逗留。
两山峡谷钓沟缝山岗、山脚的凸出部伸入水中,其前方必是鱼儿洄游的必经之路,选择凸出部位做钓点,获取好收成自然不必发愁。

雨大冲刷,不宜垂钓
降水量是指一定时段内的降水深度,一般以24小时降水量为标准,小于10毫米的是小雨;在10-24.9毫米之间的是中雨;在25-49.9毫米之间的是大雨;在50-99.9毫米之间的是暴雨;在100-249.9毫米之间的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的是特大暴雨。那么,凡是降水量超过25毫米的就不要出钓。但有时只是瞬时的雨较大,或者没有电闪雷鸣,也应避开不钓。因为大雨时,雨点下落速度快,打击水面的力度大而使鱼受惊,它们会潜入深水区,就算有鱼也难钓,何况还不安全,稍不注意就会滑落入水,水流湍急,十分危险。这时它们“逃命”要紧,对一切食料视“饵”不见,想钓上中等以上的鱼难之又难。
退一步说,就算人身安全能得到保障,大雨中难免被淋湿,也是很不舒适的,易患感冒。加上雨水使视线模糊,操作钓竿极不顺利,只会落得个吃亏不讨好的结局。
如何判断水里是否有鱼
如何判断水里是否有鱼
看水面波浪
鱼多水不净,凡水中有较大的鱼,尤其中上层鱼,看它们游弋,猎捕活饵时,水面会呈现隐约可见的“八字形”层层波纹。在追捕低飞昆虫时,又会激起回环鳞波。此景在朝阳东升和傍晚时分以及天气变坏之前显而易见。另外,有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只要比较安全,能上鱼,就不要墨守成规了。凡无风的水面呈现浪翻腾、波纹交织、此起彼伏、纷繁多姿的景象,则表明水中有鱼。根据波浪的大小即可大至断定鱼种及其个体的大小。
看鱼起跳
鱼类起跳时,不同鱼种的姿态声音各异,根据鱼起跳的姿态和声音可识别该水域有什么鱼种。
白鲢起跳是用尾击水,发出“啪啪”声,声清脆,浪花小,消失快;鲤鱼腾越全身离水,入水时,摆尾击水,发出“噼啪”声;鳙鱼起跳,半身出水,头部入水,发出“咕嘟”声,声大而闷,浪花大,消失快。
常观鱼跃,多听其声,日久天长,不仅能判断鱼情,而且可识鱼种,观察群鱼起跳还可断定它是流动性,还是定居性的鱼群。若鱼呈一路纵队,越跳越远,速度快、动作惊,表明是流动性鱼群,不宜垂钓;若鱼群跳跃的方向不一,动作较慢,或原地有赖有趣,则属定居性鱼群,适于垂钓。我国许多水库都是依山傍水、筑坝截流而成,因此库底均有一条或几条旧河道(即暗河),首尾贯通,成为大鱼们上下洄游的交通干线。全年鱼跃盛期为夏季的晨昏,入秋后见少,霜降后只在低气压(发闷地)天气偶尔起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