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密封胶施工后性能分类
1、固化型密封胶
这类密封胶又可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类。刚性密封胶硫化或凝固后形成的固体,很少具有弹性;柔性密封胶在硫化后具有弹性及柔软性。刚性密封胶的特点是不能弯曲,通常接缝不可移动。柔性密封胶经硫化后保持柔软性。
2、非固化型密封胶
这类密封胶是软质凝固性的密封胶,施工后仍保持不干性(增粘剂不断地迁移到表面)状态。这种胶通常为膏状,可用刷子施用到
LOCTITE 5550密封胶
按密封胶施工后性能分类
1、固化型密封胶
这类密封胶又可分为刚性和柔性两类。刚性密封胶硫化或凝固后形成的固体,很少具有弹性;柔性密封胶在硫化后具有弹性及柔软性。刚性密封胶的特点是不能弯曲,通常接缝不可移动。柔性密封胶经硫化后保持柔软性。
2、非固化型密封胶
这类密封胶是软质凝固性的密封胶,施工后仍保持不干性(增粘剂不断地迁移到表面)状态。这种胶通常为膏状,可用刷子施用到接缝中,可以配合出不同粘度和不同性能的密封胶使用。
3、常用密封胶的种类
在前面密封胶的分类中列举了多种方法,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将密封胶分为硫化型和非硫化型两大类。在硫化型密封胶中应用较广泛的是室温硫化型,加温硫化型用的较少。非硫化型密封胶有液体密封胶和腻子。此外,在加上常用的厌氧胶。
4、液体密封胶的选用和施工工艺
密封胶的选用,应根据使用条件、密封件的材料和密封面状态、密封介质的种类和特性以及涂敷工艺等要求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当受力较大,且受冲击力及交变力时,应选用强度较高的密封胶;当变温差很大时,应选用韧性好的密封胶。
5、液体密封胶的施工方法
液体密封胶的施工方法可根据胶的状态选用。
密封胶使用注意
1、表面准备施工表面应干净、坚硬、干燥并无油、脂及表面脏污如脱模剂、养护薄膜和疏水剂。清除所有松动颗粒和灰尘2、打底对混凝土和多孔表面使用Primer 3。3、西卡胶施工4、接缝设计在环境温度下,接缝宽度允许变化量:0℃以上,为密封时接缝平均宽度的±12.5%0℃以下,为密封时接缝平均宽度的±5%的总量5、一般使用要用Sikaflex-11FC聚氨酯密封胶、胶粘剂成功地密封接缝,下述接缝设计规则值得关注:接缝宽度12mm以上,宽深比为1:1接缝宽度12mm以下,宽深比为2:1为保证获得正确的宽深比,并为密封粘合剂提供坚实的背衬,同时为防止密封粘在接缝底部,Sikaflex – 11FC聚氨酯密封胶、胶粘剂下面必须用紧密封固定、不腐烂、无吸收性的背衬材料填充,如:纤维板配以隔粘带,或者选用Sika所提供的开孔性聚氨酯或闭孔聚乙烯背衬条。不能使用油或焦油类浸渍背衬材料。6、膨胀缝设计应遵循的规则1、混凝土缝的边角通常由于振捣不足而比较脆弱,因此应处理成斜角或凹进2、接缝底一定不能限制密封胶的变形,否则在接缝投入使用后会引起破坏。3、接缝密封深度应通过塞入合适的接缝背衬材料来调整。4、角缝也要塞入背衬带或背衬条,否则,接缝膨胀时会损坏密封胶粘剂。
密封胶性能的简易判断方法
将密封胶从胶瓶打出成胶条,在打胶及对胶条的观察过程中可以对下列性能进行检测或简易判断。
(1) 挤出性:可以通过打胶时的难易程度初步感觉出胶的挤出性。
(2) 固化性能:胶条打出之后,可以测定表干时间,消粘时间以及完全固化时间,判断出
固化性能是否正常。
(3) 触变性:胶条打出后,水平放置不变形,表面密封胶触变性合格,如果有流淌变形的现象,表明触变性不好。
(4) 硬度:胶条完全固化后(一般约1-2天),用手指按压胶条可以感觉它的硬度,该方法
可以对硬度进行相对比较。
(5) 强度、弹性和伸长率:拉动完全固化后的胶条可以对强度、弹性和伸长率进行相对判断。进行这一实验时必须注意:我们平常是将胶条打在纸上的,从纸上撕下胶条后,往往在胶条上粘了一层纸,如果这样拉动胶条,由于纸是没有弹性的,一拉就会撕裂,同时粘在纸上的胶条也就会撕裂开一个口子,由于硅酮密封胶抗撕裂强度一般都比较低,拉伸产生的应力会集中在撕裂处,很容易从这里拉断胶条,影响观察判断。正确的做法是将胶条打在塑料薄膜上,待胶条完全固化后拉动胶条对性能进行判断。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