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系统管路安装位置及走向要避开热源及可能产生电弧的地方,至少应有200mm的距离。尤其管路接头这种潜在漏点不能位于密闭的空间内。高压管路及部件位于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可靠接地或有其他控制氢泄漏量及浓度的措施,即便在产生静电的地方,也不会发生安全问题;
储氢容器和管路一般不应安装在乘客舱、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如果不可避免要安装在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
车载储氢瓶价格
氢系统管路安装位置及走向要避开热源及可能产生电弧的地方,至少应有200mm的距离。尤其管路接头这种潜在漏点不能位于密闭的空间内。高压管路及部件位于可能产生静电的地方要可靠接地或有其他控制氢泄漏量及浓度的措施,即便在产生静电的地方,也不会发生安全问题;
储氢容器和管路一般不应安装在乘客舱、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如果不可避免要安装在行李舱或其他通风不良的地方,应设计通风管路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泄漏的氢气及时排除;
车载供氢系统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
冲击试验针对的是整车非常极限的工况,比如发生碰撞。但车辆在安全行驶过程中,很少发生强烈的碰撞,更多的是来自地面的振动激励,这种振动是随机的,也就是说车辆在行驶时,我们的车载供氢系统会长期处于一个随机振动的环境中。这对于以高压气态储存氢气的车载供氢系统是非常严峻的考验。
同时也意味着每个阀件、管路、接头都要在这样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功能正常及气密正常。为此,我们除了对每个零部件都单独做了振动测试外,对集成的系统也要进行振动测试。
同样作为车辆的储能装置,可以参考GB3803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进行系统级的振动测试。如下图所示,车载供氢系统
进行了X、Y、Z三坐标的随机振动及定频振动。
碳纤缠绕金属内胆复合材料高压储氢容器是一种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相复合的高压容器,其结构为金属内衬外缠绕多种纤维固化后形成增强结构。纤维缠绕方式有环向缠绕和纵向缠绕两种。第二代高压储氢容器采用了环向缠绕方式,通过在铝内胆环向缠绕复合材料可以将其车过载能力提高1倍,但储氢罐的压力一般不超过20MPa。为了提升高压复合储氢罐的承压能力和质量储氢密度,第三代高压储氢容器采用了环向缠绕和纵向缠绕相结合的方式。
高压储氢容器内衬的基本要求是抗氢渗能力强,且具备良好的抗性。一般金属的密度较大,考虑到成本、降低容器的自重和防止氢气渗透等多方面原因,金属内衬多采用铝合金
车载储氢气瓶
车载储氢技术主要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体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车载储氢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有:能量储存密度(即单位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在车辆启停以及行驶过程中,储氢系统能够动态响应,及时进行氢气的供给与中断;能适应恶劣环境(如低温);尤其是安全性与稳定性,要有相应的保障体系。目前,国内外车用储氢瓶的类型主要以铝内胆纤维缠绕(三型)和塑料内胆纤维缠绕(四型)为主,并朝着轻量化、高压力、大容量的发展方向。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