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小物镜即便是 20mm 也可以在野外提供令人惊异的满意图象,特别是白天光线良好以及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对于普通的野外观测, 30-35mm 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细节表现,除非是在恶劣的光线条件下。事实上,在通常的观鸟距离上( 40-60 英尺),几乎所有的望远镜都看起来不错(只有直接互相对比才能分出优劣)。如果需要各种条件下都有很好的表现,那么就需要 40-50mm 口径的
单筒观靶望远镜
高质量的小物镜即便是 20mm 也可以在野外提供令人惊异的满意图象,特别是白天光线良好以及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对于普通的野外观测, 30-35mm 已经可以提供足够的细节表现,除非是在恶劣的光线条件下。事实上,在通常的观鸟距离上( 40-60 英尺),几乎所有的望远镜都看起来不错(只有直接互相对比才能分出优劣)。如果需要各种条件下都有很好的表现,那么就需要 40-50mm 口径的物镜(所谓“全尺寸”, 20-29mm 为“口袋尺寸。便携望远镜, 30-35mm 为中尺寸望远镜)

物镜的直径大小,以毫米做单位。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镜越大,越能看清细节。从理论上讲,口径越大,分辨率就越高。不过物理上通用的“瑞丽判据”对于像鸟这样的面物体并不是很适用。同样,物镜口径越大,集光的能力就越强。眼睛对光线的能量作出反应,进入眼睛的能量直接影响到我们分辩细节的能力。一般来说,口径越大,进入眼睛的能量越多,越有助于分辩。 更多的细节,更多的光线……这都需要更大的口径。

调焦类型:观鸟和普通观景不同,尤其是观林鸟,鸟与人的距离是忽远忽近。需要采用调焦才能适应被观察物距离的变化。另外调焦阻尼也要适中,对于观鸟这种需要频繁调焦的场合,过紧的调焦阻尼,会让手指酸疼。防水和防震:观鸟活动往往都在户外进行,观察环境多变,较好选防浸水的双筒镜,这样才能使镜子内部保持密封干燥,不起雾不长霉。对于表面包胶的双筒镜,不但防震效果好,握持起来也更舒适。
出瞳直径和规格:出瞳直径和成像亮度以及观察舒适性密切相关。2.5毫米的出瞳直径适合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中观鸟,比如8X20/10X25,这些规格的好处就是体积小重量轻,不过舒适性一般。4毫米左右的出瞳直径则可以放宽对光线的要求,比如8X30/8X32/10X42,可以满足大多数场合的观鸟要求。而5毫米以上出瞳直径,基本上是全天侯型,尤其适合在黄昏和黎明时分观察鸟类,比如8X42/10X50,亮度清晰度舒适性都很高。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