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aniding,指高温碳氮共渗(早期的碳氮共渗是在有毒的盐浴中进行)。由于温度比较高,碳原子扩散能力很强,所以以渗碳为主, 形成含氮的高碳奥氏体,淬火后得到含氮高碳马氏体。由于氮的渗入促进碳的渗入, 使共渗速度较快,保温4~6h可得到0.5~0.8mm的渗层, 同时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加上共渗温度比较低,奥氏体晶粒不会粗大,所以钢件碳氮共渗后可直接淬油,渗层
齿轮加工热处理
cyaniding,指高温碳氮共渗(早期的碳氮共渗是在有毒的盐浴中进行)。由于温度比较高,碳原子扩散能力很强,所以以渗碳为主, 形成含氮的高碳奥氏体,淬火后得到含氮高碳马氏体。由于氮的渗入促进碳的渗入, 使共渗速度较快,保温4~6h可得到0.5~0.8mm的渗层, 同时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加上共渗温度比较低,奥氏体晶粒不会粗大,所以钢件碳氮共渗后可直接淬油,渗层组织为细针状的含氮马氏体加碳氮化合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排除炉内空气的要领如下:①被处理零件装妥后将炉盖封好,开始通无水氨气,其流量尽量可能多。碳氮共渗层比渗碳层有更高的硬度、性、抗蚀性、弯曲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但一般碳氮共渗层比渗碳层浅,所以一般用于承受载荷较轻,要求高性的零件。
在渗氮零件的整个制造过程中,渗氮往往是后一道工序,至多再进行精磨或研磨。渗氮零件的工艺流程一般为:锻造→正火(退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去应力→粗磨→渗氮→精磨→装配。
氮化前的预热处理包括正火(退火)、调质处理、去应力。
a.正火(退火),其目的是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消除锻造应力。
b.调质处理,可以改善钢的加工性能,获得均匀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以保证零件心部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同时又能使渗氮层和基本结合牢固。
c.去应力处理,对于形状复杂的精密零件,在渗氮前应进行1~2次去应力,以减少渗氮过程中的变形。
热处理退火齿轮加工热处理
1.退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可以查阅有关资料)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
2.正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度,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3

.冷处理操作方法:将淬火后的钢件,在低温介质(如干冰、液氮)中冷却到-60~-80度或更低,温度均匀一致后取出均温到室温。
高频淬火
高频淬火多数用于工业金属零件表面淬火,是使工件表面产生一定的感应电流,迅速加热零件表面,然后迅速淬火的一种金属热处理方法。淬火操作方法: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段时间6。感应加热设备,即对工件进行感应加热,以进行表面淬火的设备。感应加热的原理:工件放到感应器内,感应器一般是输入中频或高频交流电 (1000-300000Hz或更高)的空心铜管。产生交变磁场在工件中产生出同频率的感应电流,这种感应电流在工件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在表面强,而在内部很弱,到心部接近于0,利用这个集肤效应,可使工件表面迅速加热,在几秒钟内表面温度上升到800-1000℃,而心部温度升高很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