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亲友以辩护人的身份,经检察院、法院批准,可以见到当事人。但是,侦查阶段只能委托律师会见。实践当中,很少有亲友能以辩护人的身份参与刑事诉讼,即使参与诉讼,也很难被准许会见。出现这种情况,既有亲友掌握的刑事法律知识普遍不多,难以开展辩护的内在原因;也有检察院、法院担心其亲友基于私人情感,与当事人串供、毁损证据、打击证人的原因。一般检察院、法院也不建议当事人的亲友参与刑事诉讼。
刑事法律律师价格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亲友以辩护人的身份,经检察院、法院批准,可以见到当事人。但是,侦查阶段只能委托律师会见。实践当中,很少有亲友能以辩护人的身份参与刑事诉讼,即使参与诉讼,也很难被准许会见。出现这种情况,既有亲友掌握的刑事法律知识普遍不多,难以开展辩护的内在原因;也有检察院、法院担心其亲友基于私人情感,与当事人串供、毁损证据、打击证人的原因。一般检察院、法院也不建议当事人的亲友参与刑事诉讼。如果已经聘请律师,可以委托辩护律师传达家属对当事人的问候,帮助稳定当事人的情绪。但律师不会帮忙传递涉及甚至是犯罪的信息。
什么时候委托律师介入好?刑事诉讼一审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和审判阶段。(监察委办理的案件是例外)根据法律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侦查阶段),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简单的说,侦查阶段就可以委托律师介入。有些当事人家属认为,律师在侦查阶段仅能会见当事人,没有办法查阅卷宗材料,作用不大,等到审查起诉阶段或者法院审理阶段再委托也不晚。这种思维误区,是导致当事人无法及时得到法律帮助,耽误改变罪名、办理等时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律师在侦查阶段介入,可以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帮助。对于当事人在侦查初期被诱供、骗供甚至刑讯逼供的情况,可以代为申诉、控告。可以为其办理,说服办案机关改变案件定性(重罪改成轻罪),有效地辅导嫌疑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刑事强制措施是为了保障侦查、起诉、审判活动的顺利进行,而授权刑事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的限制其一定程度人身自由的方法。
分类
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包括:拘传、候审、看管居住、拘流、逮捕五种,这五种措施是依照强制力度由轻到重的顺序依次排序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an机关根据案件情况,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拘传、候审或者看管居住。
拘传:公an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案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方法。传唤、拘传的时间长不得超过12小时。不得以连续传唤、拘传的形式变相拘禁犯罪嫌疑人。
根据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办理刑事案件规则的规定,逮捕的条件为: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所谓“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证据已有查证属实的。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候审、看管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