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绞盘式喷灌机及管道移动式喷灌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 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
取水阀门箱厂家
节水灌溉技术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1)喷灌技术仍为大田农作物机械化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其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节能及综合利用。不同喷灌机型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绞盘式喷灌机及管道移动式喷灌比较适合我国国情。
(2)地下灌溉已被世人公认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节水灌溉技术。尽管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推广速度 较慢,但随着关键技术的解决,今后将会得到一定的发展。
(3)地面灌溉仍是当今世界占主导地位的技术。随着田间技术的成熟,输配水有低压管道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4)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应用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数据库、模拟模型等技术的集成,达到时,空、量、质上的准确,是今后攻关的重点。
(5)节水综合技术的开发利用,是提高水分利用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今后节水灌溉发展的方向。
(6)节水灌溉新技术:
滴灌、膜下滴灌、中心支轴式喷灌、平移式喷灌、微喷灌等都是灌溉水利用系数较高的灌溉形式,其中滴灌、膜下滴灌在我国部分地区技术已成型。

我国现有果园、玉米、马铃薯、蔬菜等的种植面积达10亿多亩。但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不足5%,与美国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2.8%的果树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以色列90%以上农业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相比,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相对滞后。
水肥一体化应用面积仅约5000万亩左右。从农技中心旱作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验结果可知: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可节水70%以上,节肥30%以上,可提高肥料利用率50%以上,蔬菜、果树、棉花、玉米、马铃薯分别增产15%-28%、10%-15%、10%-20%、25%-35%和50%以上。山地果园、茶园或林木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差,用普通滴头会导致出水不均匀,通常表现为高处水少,低处水多。由于化肥用少了,农产品还有了明显提高。

节水滴灌工程系统干管由水源井两侧沿南北方向布置,干管上设14条分干管。分干管进入棚内连接竖管后,沿北侧墙根布置,在1/4m和3/4m处,各分出两条支管,支管平行分干管,沿大棚长向布置,支管4条各1/4棚长。但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不足5%,与美国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2。垂直支管单向分出60条毛管,毛管间距为0.75m、长度为9m,每条滴灌带毛管上滴头间距为0.4m,布置滴头23个。
企业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产量达到国内同行业水平,产品设备具有重量轻、耐水压、拆装快、水损小、寿命长、适应不同地形的灌溉等特点。主要用于粮田、蔬菜、果园、林场、苗圃、草坪、花卉及各种经济作物的灌水、降温、防霜。


渗灌
渗灌技术是继喷灌、滴灌之后的又一节水灌溉技术。渗灌是一种地下微灌形式,是在低压条件下,通过埋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灌水器,根据作物的生长需水量定时定量地向土壤中渗水供给作物。
渗灌系统全部采用管道输水,灌溉水是通过渗灌管直接供给作物根部,地表及作物叶面均保持干燥,作物棵间蒸发减至小,计划湿润层土壤含水率均饱和含水率,因此,渗灌技术的利用率是目前所有灌溉技术中高的,渗灌主要适用于地下水较深、地下水及土壤含盐量较低、灌溉水质较好、湿润土层透水性适中的地区。③省地省肥,灌溉系统的干、支管埋于地下,省去渠道占地,可结合灌水进行施肥,避免肥料流失,提高肥效。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