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灌
对多数中耕作物适用。沟灌时,粘性土壤的湿润范围较沙性土壤大,但较浅,为使均匀,应根据灌溉地段的地面坡度、土壤质地、土地平整情况等条件合理确定沟的间距的间距、长度、入沟流量及放水时间(同畦灌)。一般沟长30~100米,入沟流量为0.5~3.0升/秒。滴灌系统设计根据地势及大棚的规格有差异,选取距离水源井远且面积大的14号棚作典型设计。在土壤透水性较差、地面坡度较大的地区,入沟流量应
灌溉阀门箱
沟灌
对多数中耕作物适用。沟灌时,粘性土壤的湿润范围较沙性土壤大,但较浅,为使均匀,应根据灌溉地段的地面坡度、土壤质地、土地平整情况等条件合理确定沟的间距的间距、长度、入沟流量及放水时间(同畦灌)。一般沟长30~100米,入沟流量为0.5~3.0升/秒。滴灌系统设计根据地势及大棚的规格有差异,选取距离水源井远且面积大的14号棚作典型设计。在土壤透水性较差、地面坡度较大的地区,入沟流量应适当降低(0.1~0.2升/秒),采用“细流灌溉”,或“长垄短灌”法,保证沟内有较大的渗水量。
沟一般沿地面坡度方向布置,沟距应根据蔬菜的行距而定,沙土的沟距应较粘土小。按现代化要求,地面灌溉方法应设置地下输水系统,既节省用地,又可防止水分渗漏。在需要灌溉的地块设固定闸门,控制水量。

软管滴灌技术的优点:
1、节约用水 滴灌可以根据不同蔬菜生长的需要,控制时间和水量,可以有效地避免渗漏,结合覆盖地膜控制蒸发,达到节水的目的;但水肥一体化应用比例不足5%,与美国25%的玉米、60%的马铃薯、32。一般滴灌一次需水9立方米/亩左右,而沟灌需水23立方米/亩左右,滴灌比沟灌节水60.8%,一茬作物大致可以节水100立方米左右。
2、提高肥效 采用滴灌以后,只湿润土壤表层,底肥、追肥一次集中施用,避免了肥料的损失,容易被植物吸收,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3、保持良好的土壤理化性状 滴灌的土壤疏松,土壤通透性好,土壤孔隙适中,为蔬菜根系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作物易发根,根系发达。
4、提高棚内气温和地温 由于总量的减少,对地温影响也小,加之土壤的通透性好,容易吸收空气的温度,滴灌比沟灌提高气温2摄氏度,提高地温3摄氏度。
5、降低湿度减少病害 由于滴灌可减少60.8%的用水,大大降低了空气的湿度。一般滴灌空气湿度为62%,而沟灌空气湿度是85%,滴灌可推迟发病期7—10天,并可提前上市7—20天。
6、果实商品性状好 滴灌可控制水量,可根据作物的不同生产期适时,果实整齐,色泽好,营养成分明显提高。
7、省工、省时、省地 滴灌不用人工挖沟,堵沟,灌后不用松土也不用中耕除草,可节省人工65%以上,由于减少沟埂占地,可提高土地利用率12%左右。


山岭山地滴灌工程的特点:
山地滴灌与平原滴灌相比较,一般有以下特点:
1、项目区落差大、坡度大,规划设计时应考虑系
统的安全性、合理性;
2、项目区坡、沟交错,地形复杂, 管网布设形式因地形而宜,无固定模式可循
3.管网保护设施种类多;
4、轮管区划分必须考虑方便运行、维护。

管网选材:
山地滴灌输配水管网承受动水、静水压力大,存在水锤破坏因素。因此,在选择管材时,应在安全、
经济的原则下,考虑选择具有耐高压、抗冲击、抵氧化腐蚀、安装维护方便的厚壁PE管。
管网布设:
山地地下输配水管网布设不能效仿或硬套某种布置模式。在设计时,原则上总干、分干的布设应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