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沟浇注料具有高温强度大、抗渣性好、抗热震以及抗机械冲刷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炉出铁沟工作中。但随着现代高炉的大型化、长寿化发展,出铁沟内高温铁水流速增加,出铁时间延长,
出铁次数增多,这就要求铁沟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以适应更恶劣的工作环境。铁沟料主要由骨料、细粉、微粉、结合剂和减水剂组成。其中,减水剂是一种在保证浇注料流动性不变的条件下,能有效减少拌和用水量的添加剂。此
除垢剂六偏磷酸钠厂家的价格
铁沟浇注料具有高温强度大、抗渣性好、抗热震以及抗机械冲刷性能优良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炉出铁沟工作中。但随着现代高炉的大型化、长寿化发展,出铁沟内高温铁水流速增加,出铁时间延长,

出铁次数增多,这就要求铁沟料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以适应更恶劣的工作环境。铁沟料主要由骨料、细粉、微粉、结合剂和减水剂组成。其中,减水剂是一种在保证浇注料流动性不变的条件下,能有效减少拌和用水量的添加剂。此外,减水剂还可以改善浇注料成型后的致密性、力学性能以及热力学性能。目前减水剂对铁沟料性能的影响已有一定研究。
减水剂对铁沟浇注料性能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性能方面,而对浇注料致密性、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影响机理方面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六偏磷酸钠是铝酸盐水泥浇注料常用的一种减水剂,与Ca2+、Mg2+、Al3+和硅微粉等之间的吸附能力极强,在水中易通过物理吸附的形式吸附于颗粒表面,增加颗粒之间的Z电位,从而改善浇注料浇成后的致密性、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掺入的六偏磷酸钠不能过多,过多六偏磷酸钠电离出来的Na+会破坏带电粒子之间的双电层,降低颗粒表面的Z电位。作者通过掺入不同含量六偏磷酸钠,研究了六偏磷酸钠对铁沟浇注料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以期为六偏磷酸钠减水剂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试样制备与试验方法
水是生产生活中的资源,在印染生产中如果使用的水质硬度过高,分散染料加入染浴中会产生二次凝聚。要防止这种状况,印染中常用到六偏磷酸钠来调节印染中对于水的软硬度,
保证印染用水质量使印染加工能顺利进行。 对染色来说可理解为:保证用水质量,避免硬水中的钙、镁离子与染料发生反应而影响染色产品的质量。针对水中的:钙、镁离子 六偏磷酸钠能与水中的钙镁盐生成稳定的可溶性洛合物,从而达到软水的目的 (NaPO3)6Na2[Na4(PO3)6]反应如下:
(PO3)6] → Na2[Ca2(PO4) (PO3)6] → Na[Mg2(PO4)6] + 4Na+ 六偏磷酸钠PH值近中型。优点在于它与硬水生成的钙盐、镁盐具有可溶性,不会沉积在纤维上,而且还可以从工艺生成的不溶性钙染料、镁染料沉淀中夺取钙离子、镁离子而使沉淀重新溶解,从而提高染色产量。 所以,六偏磷酸钠是较理想的软水剂,可对水进行软化,能有效去除水中多余的溶解性硬金属,并对重金属离子有强力螯合力,并对不溶性皂洗有较好分解能力,能有效防止不溶物沉积于纤维上,正常用量1.0-3.0 g/L。
六偏磷酸钠,又名磷酸钠玻璃体、四聚磷酸钠、格兰汉姆盐,分子式:(NaPO3)6,外观为透明玻璃片状或粉状。它是目前应用比较广的一种润湿剂,有着显著的分散作用,属于两大类无机分散剂中的一大类——碱金属磷酸盐类,也属于阴离子型分散剂。 六偏磷酸钠的分散作用都是由于其水解的阴离子吸附在颗粒表面所致,
要提高分散效果可以选择性的提高分散剂的水解程度。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分散剂,也在选矿加工过程中广泛应用。称为无机分散剂,都属于阴离子型。在使用过程中,阴离子粘附在矿物的表面,颗粒形成亲水性,终使矿浆悬浮。 分散剂的作用就是使溶液中要分散的大颗粒粒子间距变大,使整个溶液的粘度下降。六偏磷酸钠是常用的阴离子分散剂,在水中电离能形成阴离子,并具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大颗粒状的粒子表面会有孔洞或带有正电荷(水解产生),从而能吸附阴离子。 大颗粒粒子表面吸附分散剂后形成双电层,阴离子被粒子表面紧密吸附,被称为表面离子。在介质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称为反离子。它们被表面离子通过静电吸附,反离子中的一部分与粒子及表面离子结合的比较紧密,
它们称束缚反离子。它们与介质成为运动整体,带有负电荷,另一部分反离子则包围在周围,它们称为自由反离子,形成扩散层。这样在表面离子和反离子之间就形成双电层。在介质运动过程中,颗粒与颗粒、双电层与双电层之间由于带有相同的电荷,会产生静电排斥,从而使大颗粒之间难以相互接触甚至团聚成更大的颗粒。 六偏磷酸钠同时也属于强碱弱酸盐,其在水溶液中是基本机构单元是P03-,它们能相互连接聚合成螺旋状的长链,能吸附在颗粒表面增强颗粒的亲水性,并且显著提高颗粒表面的负电位,使双电层更加稳定,分散效果更好。
磷肥中磷酸一铵和磷酸脲,同样是含磷含氮有什么区别?
首先,磷酸一铵和磷酸脲的养分含量比较。磷酸脲(CO(NH2)2·H3PO4)含氮为17.7%,含磷(P2O5)44.9%;磷酸一铵又称磷酸二氢铵,化学式NH4H2PO4,含氮为12%含磷(P2O5)60%与含氮为12%含磷(P2O5)54%的两种,有些工艺可以实现总养分含量73%的磷酸一铵。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个特征磷酸脲的含氮量高于磷酸一铵,含磷量磷酸一铵。
其次,比较一下两者的化学特性。磷酸脲是一种无色透明棱柱状晶体,该晶体呈平行层状结构;它的分子量为158.06,密度为1.74g/cm3,熔点为115—117℃,含氮为17.7%,含磷(P2O5)44.9%,1%水溶液的pH值为1.89。磷酸一铵,无色四方晶体,分子式量115.03,密度1.803g/cm3,熔点190℃。溶于水显弱酸性。在空气中稳定,熔点190℃。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0.1摩尔溶液pH=4.4,在10~25℃100克水中溶解度为9~40克。
对比磷酸脲和磷酸一铵可以发现以下显著性的差异:(1)磷酸脲更酸,磷酸脲的1%的水溶液pH值为1.89,属于强酸性,而磷酸一铵是偏酸性的肥料。(2)磷酸脲的溶解性更好,磷酸脲基本上溶解度可以达到1:1,而磷酸一铵只有9-40%。(3)磷酸脲的熔点更低。第三、比较一下两者的合成工艺。磷酸脲生产工艺:早在20世纪初,德国巴斯夫就申请了制备磷酸脲的,磷酸脲是由尿素和磷酸反应制得的,其反应方程式为:H3PO4 + CO(NH2)2 → CO(NH2)2·H3PO4其生产工艺按照原料来源可分为热法磷酸法和湿法磷酸法,热法磷酸浓度高,杂质少,但价格贵,用以生产磷酸脲成本较高。湿法磷酸浓度低,杂质较多,但价格低,用于生产磷酸脲工艺流程较长,产量较差,成本较低。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