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送风系统
5.1 风管应为金属材料制作,咬口缝均应胶封。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不符合要求但尚未影响到某些参数,可先不更换。 5.2风管应有足够内径,控制风速在以下范围:
总管 7~9m/s
无风口支管或干管 5~7m/s 有风口支管或干管 3~5m/s 【检查方法】根据风量估算。
【结果处理】未影响到噪声,可不改动,否则应
净化车间工程
5送风系统
5.1 风管应为金属材料制作,咬口缝均应胶封。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不符合要求但尚未影响到某些参数,可先不更换。 5.2风管应有足够内径,控制风速在以下范围:
总管 7~9m/s
无风口支管或干管 5~7m/s 有风口支管或干管 3~5m/s 【检查方法】根据风量估算。
【结果处理】未影响到噪声,可不改动,否则应适当减小风速,但又要不影响换气次数。
5.3风管法兰之间均应有密封垫,密封垫材料宜为闭孔海绵橡胶,严禁采用橡胶、乳胶海绵、聚乙烯、厚纸板等含开孔孔隙和易产尘、易老化的材料。厚度不应小于5mm。密封垫上不得有涂料。
【检查方法】洁净室工程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密封垫如涂涂料一定要换掉。
5.4洁净室工程中的风管与设备之间应有柔性短管,外表不得结露,当有此可能时应改为双层短管。
单层短管必须光面朝里,双层时外层应光面朝外。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有结露可能的一定要换成双层。
5.5安装在负压段的柔性短管应处于绷紧状态。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5.6洁净室工程送风管上应按设计“6”要求设消声器、防火阀。消声器一节应不小于900mm。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无防火阀的一定要补装。
*5.7无尘车间空调器(箱)内,至少应有表冷器和加热器,不得无加热器(特殊干燥地区如新疆除外)。寒冷地区无尘室空调器(箱)或新风空调器(箱)入口必须有预热器。
【检查方法】外观检查
【结果处理】非特殊干燥地区一定要补装加热器。
【参考】净化车间的空调系统夏季工况的基本原理是先冷下来再热上去以降低相对湿度,只有表冷器的属不合格。
【参考】净化室宜采用表冷器安在风机正压段,并不用水封排凝结水而是用气封的办法。旧做法表冷器在负压段,易使大量凝结水排不出去,滋生细1菌。
【参考】空调器负压段表冷段的冷凝水排水口下必须有足够高的存水弯,如有
阀门,应有冬季关掉阀门的指示。
【参考】空调器内加湿器不应采用有水介入空气的加湿方式,以消除细1菌生存条件和水中杂质。
【参考】无尘室净化工程空调器的正压段出口前应有效率不中效的过滤器。
5.8洁净室工程送风末端过滤器,应是亚高1效过滤器或玻璃纤维滤纸的高1效过滤器,不得用木质框架。折叠形的滤芯和分隔板必须紧密坚挺,不得有明显松软晃动现象。
【检查方法】打开扩散板抽查或查阅图纸,查铭牌合格证明确标出所用高1效过滤器的额定风量、效率、阻力。
【结果处理】不合要求的应予更换。
5.9无尘室工程中的送风末端过滤器不应安在空调箱内,应安在送风口。如不能安在送风口,应安在离送风口较近的管道或夹层、顶棚内。
【结果处理】如已安在空调箱内,应检查加湿对其有无影响,应每天查看过滤器是否受损,并有记录。并应考虑24小时连续运行洁净室无尘车间或提出开送风系统时风道自净。
*9.2单向流洁净室0.8m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日常不小于0.25m/s,综合性能评定检验时不小于0.27m/s。 【检查方法】查阅报告或记录。
【结果处理】风速略小可加围帘,或进行调整,应重测。达不到要求为不合格。 9.3非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为:
7级
20~25次/h
8级 15~20次/h
9级10~15次/h
【检查方法】查阅报告。
【结果处理】略小者调整后能否提高可重测。超过上限1.2倍者宜下调。为达到风量稳定和节能,宜使用变频风机。
9.4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不同洁净度级别的相通相邻的一般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负压应满足工艺要求。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或实测。 如有排风,应是排风全开的结果。
【参考】无尘车间洁净室的人净设施应连续布置,洁净服更衣室之后不应有厕所。物净入口应有脱外包间,负压排风。
*8.8传送带不得离开无菌罐装房间。
【结果处理】已经穿越的应更改。
【参考】美国《制药工程指南》第三卷《无菌生产设施》有此规定。
*8.9从无尘车间洁净室内灭菌、烘干等设备中出来的器皿必须在局部5级洁净气流区保护下传送至5级操作点。
【结果处理】无尘车间洁净室没有的必须增设。
*8.10必须严防昆虫进入洁净厂房,宜在室外入口处设防飞虫吹淋门或空气幕。
【结果处理】无尘车间洁净室没有防虫措施的必须增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