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 号)提出了深化简政放权、精简优化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责任追 究,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等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意 见,对区域水土保持评估的范围、时间节点、行政许可及区内 项目管理等也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根据《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费
为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强化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 号)提出了深化简政放权、精简优化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严格责任追 究,优化政务服务、提升服务效能等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意 见,对区域水土保持评估的范围、时间节点、行政许可及区内 项目管理等也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根据《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参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GB 50433-2018)、《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 失防治标准》(GB/T 50434-2018)、《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 (GB 51018-2014)等现行标准规范,多年水土保持工作实践,就区域水土保持评估的基本要求、评估报告主要内容和和编制要点进行探讨,以期对目前区域水土保持评估工作有所裨益。
近 10 年来,绝大部分省份未开展设施设备补充与升级改造,导致监测点缺少常规仪器设备,特别是现代化的自动化设备,日常观测受到影响。对于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监测点布局优化建设,可参考水文站网、生态环境观测研究台站、环境保护野外观测研究站、环境监测站、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等相关监测站点的规划、功能评价和优化调整等,其中水文站网由“容许稀站网”向“站网”发展,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强调站点的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代表性和类型代表性,站点联网观测和综合观测日益得到重视,尤其值得借鉴。本研究基于生态环境相关野外台站建设和运维管理的成就、经验及发展趋势,进一步厘清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监测点建设目标与原则,构建监测点布局优化建设的指标体系,建立科学、可操作的时空模型,以期为水土保持方案区域评估监测网络监测点的布局优化和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1)平原河网区水利枢纽工程土石方开挖量大、自身 利用量小, 造成工程建设弃方数量较大, 加之周边合适的 弃渣场选取较为困难, 弃渣的处理是水土保持监测过程中 的一个重点内容。本项目通过与废弃矿山签订土石方堆置 协议, 将本工程的弃方全部堆放于废弃的矿坑, 即减少了弃渣的防治费用, 也有效地增加了周边村庄的耕地, 是较 好的弃方处置方式。 ( 2) 水土流失危害作为水土保持监测的一个重要内容, 往往得不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项目参建方 的重视, 甚至于部分监测单位也不重视该项内容。平原河 网区经济相对较为发达, 居民的法律意识较强, 在施工过 程中要加强水土流失危害监测, 对可能出现的水土流失危 害要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协助建设单位积极落实, 切实 做好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危害防治, 为项目的顺利 实施提供良好的技术服务。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