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热电阻测量原则什么是热电阻测量原则?热电阻是指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有温度变化时,本身的电阻也随其发生变化的特性而测得的温度,热电阻(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或通过激光溅射工艺在基板上形成。在测量介质存在温度梯度时,测量的温度就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层的平均温度。热电偶和热电阻的选择如何选择?按测量范围选择:500℃以上一般选用热电偶,500℃以下
手柄热电偶现货
什么是热电阻测量原则
什么是热电阻测量原则?
热电阻是指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有温度变化时,本身的电阻也随其发生变化的特性而测得的温度,热电阻(感温元件)是用细金属丝均匀绕在绝缘材料制成的骨架上或通过激光溅射工艺在基板上形成。在测量介质存在温度梯度时,测量的温度就是感温元件所在范围内介质层的平均温度。
热电偶和热电阻的选择如何选择?
按测量范围选择:500℃以上一般选用热电偶,500℃以下一般选用热电阻;
按测量精度选择:精度要求高的热阻选择,对精度要求不高的热电偶;
按量程选择:热电偶所测得的“点”温,热电阻所测得的一般是空间平均温度

热电阻和热电偶的识别方法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中使用的一种温,他的主要特点是测温范围宽,性能比较稳定,同时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好,更能远传4-20mA电信号,便于自动控制和集中控制。温差电偶温度测量的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把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连接成闭合回路,当两个接点的温度不一致时,线圈中就会产生热电势,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也称为电热效应。在一个封闭环中产生的热电势由两种电位组成:温差电位和接触电位。热电势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在同一导体两端产生的电势,不同的导体具有不同的电子密度,因此它们所产生的电势也不相同。正如顾名思义,接触电势就是两个导体相接触时,由于它们的电子密度不同,因而会产生一定的电子扩散,在达到一定的平衡后,形成电势。两种不同导体的接触电位和接触点的温度是由材料性质决定的。

铂铑13
热电偶测温范围
铂铑13-铂热电偶(R型热电偶)。
铂铑13-铂热电偶(R型热电偶)是热电偶。偶丝直径规定为0.5毫米,允许偏差为-0.015毫米。其正极(RP)的名义化学成分为铂铑合金,含铑13%,含铂87%,负极(RN)为纯铂,长期使用温度为1300℃,短期使用温度为1600℃。
R型热电偶具有精度、稳定性、温度测量区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物理化学性能好,热电势稳定性好,高温性能好,适用于氧化和惰性气氛。由于R型热电偶的综合性能相当于S型热电偶,在我国一直难以推广,除了进口设备的温度测量外,国内很少使用

怎样提高热电阻应用过程中的精度
对于现在温度监测装置的设计和使用中,有着许多不同的特点和作用,在目前的许多领域发展中,该测温仪器的使用是非常普及的,并且,用户所关注的热电阻就属于这类测温仪器,它在相关领域的选择和应用中起到了有效的作用,经过长期不断的开发和研究,使该装置在市场的应用中取得了更多的成绩。
在以往测温仪器的使用中,主要依靠进口的产品,在近些年的发展中,我国的科技发展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因此使许多的产品和仪器得到了开发和使用,满足了现代市场的使用需求,并且在许多的设备和设施中得到了有效的使用,使现代化的热电阻产品来看,能够逐步实现更加的使用要求,现在的国内产品中,已经有效的替代了进口测温仪器的使用,成为当代企业用户重点选择的温度检测装置。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