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称之为“Bus-Way-System”的新的电路方式,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昭和29年(即1954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如今在高层建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由于大楼、工厂等各种建筑电力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使用原来的电路接线方式,即穿管方式,施工
封闭型母线槽
母线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称之为“Bus-Way-System”的新的电路方式,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昭和29年(即1954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如今在高层建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由于大楼、工厂等各种建筑电力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使用原来的电路接线方式,即穿管方式,施工时带来许多困难,而且,当要变更配电系统时,要使其变简单一些几乎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采用母线槽的话,非常容易就可以达到目的,另外还可使建筑物变得更加美观。从经济方面来说,母线槽本身与电缆比较,价格贵一些,但是与包含配线用的各种附件及整个电力系统相比较使用母线槽可以使建设费用就便宜多了(如图1所示),特别是电流容量大的情况下,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了。
母线槽按绝缘方式可分为空气式插接母线槽、密集绝缘插接母线槽和高强度插接母线槽三种。按其结构及用途分为密集绝缘、空气绝缘、空气附加绝缘、耐火、树脂绝缘和滑触式母线槽;按其外壳材料分为钢外壳、铝合金外壳和钢铝混合外壳母线槽。
母线槽按绝缘方式可分为空气式插接母线槽、密集绝缘插接母线槽和高强度插接母线槽三种。按其结构及用途分为密集绝缘、空气绝缘、空气附加绝缘、耐火、树脂绝缘和滑触式母线槽;按其外壳材料分为钢外壳、铝合金外壳和钢铝混合外壳母线槽。
2.使用范围
母线槽在下列环境中长期正常}工作:
a.海拔高度不超过2000m;
b.附近空气温度在-5~+40℃之间,并在24h内其均匀漏度不高于+35 C;
C.空气清洁,相对湿度在高为+40℃时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答应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0℃时为90%,但应考虑到因为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无意偶然地产生适度的凝露。
d.污染等级为二级:
e.安装种别为III、IV级;
f.安装方法根据使用仿单划定。
2.2母线槽TH型产品在2.1中a.b.e.f款所列条f'f及下列条刊下正常T工作;
a.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5%;
b.有凝露与霉菌的地方
母线槽的外壳组装分螺栓装配、手工铆接、自动化铆接。螺栓装配成型的母线随着运行时的不断震动和运行时间的加长,螺栓难免有松动的,易出现因螺栓脱落造成短路事故的发生;手工铆接避免了螺栓松动引起的故障,而且使得母线外壳电气连续性更好,但因为是手工操作,难免有产量参差不齐,而且效率低下;自动化铆接由于是完全流水线装配,相对手工铆接其工艺水准又更进一步,做到了所有产品装配质量统一化,而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