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标号的区别:
机油标号的区别:
现在的机油大都使用的是美国API的机油标注方法,0w20、0w30、5w30、10w40等。后面的20、30、40代表机油的基础粘度,前面的0w、5w、10w代表机油的低温启动性能。一般w前面的数字减去35就是机油的启动温度。0w启动温度是零下35摄氏度,5w就是零下30摄氏度。
机油的流动性和低温流动性
先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
全合成发动机油报价
机油标号的区别:
机油标号的区别:
现在的机油大都使用的是美国API的机油标注方法,0w20、0w30、5w30、10w40等。后面的20、30、40代表机油的基础粘度,前面的0w、5w、10w代表机油的低温启动性能。一般w前面的数字减去35就是机油的启动温度。0w启动温度是零下35摄氏度,5w就是零下30摄氏度。
机油的流动性和低温流动性
先给大家普及一个概念,实际上机油的低温启动性能是通过在机油内加入抗冷凝剂来实现的,机油粘度确定以后,为了保持其低温启动性能,在机油内加入一定数量的低温抗冷凝剂使汽油在低温下保持一定流动性,根据加入冷凝剂的配方不同实现了0w、5w、10w。也就是说机油的基础粘度决定其的流动性,抗冷凝剂决定机油的低温流动性,同样是5w,40的基础粘度高,30的基础粘度低,40的流动性相对较差。但是,抗冷凝剂也不能无限制的使用,过多的使用也会影响高温抗剪力,而且过多也没有意义,40的机油不可能通过加入抗冷凝剂获得30的粘度。
汽车发动机修理质量低劣、配件选择不当
发动机有关部件装配不当或失效而引起的烧机油。
比如,进气门和气门导管磨损间隙过大或进气门导管上的气门挡油罩脱落或失效,都会使机油通过进气门而进入汽缸;又比如,在安装有内外切口的活塞环时,出现装配方向错误,活塞环会将机油泵入汽缸。
在此,特别指出的是,曲轴箱通风装置故障而引起的烧机油现象相对更多些。
如曲柄箱通风的单向阀装反、单向阀结胶使阀门以及其上的小孔堵塞配合曲柄箱通风的小空气滤清器堵塞等,都会使曲柄箱内飞溅的机油通过进气管而进入汽缸。
汽车发动机修理质量低劣、配件选择不当,也是造成烧机油的一个原因。
这种情况在轿车发动机修理时较为常见。比如,活塞环选择了非原厂配件或原厂配件的替代品,选择活塞环时,只图便宜,从而造成活塞环泵油、刮油不良等现象;再比如,汽缸修理时,镗磨质量低下,不能保证汽缸中心线与缸体上平面的垂直度要求,而导致偏缸现象,而另一种引起偏缸的修理检查,也往往容易忽视,即连杆大头超过了规定的止推间隙值。凡此重重情况,都会导致烧机油现象的发生。
更换机油的保养误区
在汽车保养中,不管是大保养还是每次的小保养中,更换机油都是车主们熟悉的汽车项目了,机油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汽车的驾驶感受,那么我们真的对更换机油了解吗对于更换机油不少车主都对这方面并不是十分了解,也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下面就和大家来讲讲更换机油的保养误区。
误区
机油黏度越大越好
首先,黏度是机油十分重要的一个参数。黏度保证了发动机或其他待润滑部件运转时,在运动接触面能够形成油膜,从而减少接触面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但是,机油的黏度并不是越高越好。机器在运转过程中,需要润滑油的流动、补充到相应部位形成油膜,进行润滑。而过高黏度的机油流动性较差,因此不能及时有效地到达待润滑部位润滑,从而加速了运动件的磨损。所以,在爱车维护保养时,我们不能盲目追逐高黏度,要按车型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机油。
汽车发动机机油正常消耗的消耗量标准
汽车发动机机油正常消耗的消耗量标准
目前我国关于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的标准主要有2个,一个是1984年出台的《汽车发动机试验标准GB3743-84》,是法律及行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另外一个是2003年出台的《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T19055-2003》,是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推荐性。《GB3743-84》中关于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的规定是:机油燃油消耗比小于1%。也就是说,1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轿车,其机油消耗量须小于1 L/ 1000km 。《GB/T19055-2003》相关的标准要更为严格,其中关于机油消耗的规定是:额定转速、全负荷时机油/燃料消耗比不得超过0.3%,换言之,1辆百公里油耗为10L的轿车,其发动机机油消耗量须少于0.3L/1000km。
(作者: 来源:)